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
摘要:1909年春,金教授携家人远涉重洋游历了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了东亚三国的古老农耕体系,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三国,农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理解中国的小农——《四千年农夫》序
作者:温铁军 文章发于:人文与社会
Tag: 温铁军 四千年农夫 小农经济 辛亥百年 Franklin Hiram King 精耕细作
《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1911)--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作者富兰克林·H·金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该书记录了东亚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东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作者认为,农耕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 ,而且已经找到 了解决方法。对此,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这是西方 向东方学习保护 自然资源的第一课。
作者:(美)富兰克林·H·金 Franklin Hiram King (8 June 1848 – 4 August 1911) 曾任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物理学教授 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所所长 著有《农业物理学》、《灌溉与排放》、《土壤》等。
译者:程存旺、石嫣
出版社:东方
ISBN:9787506042284
开本:4开 页数:280页
2011-06-01 第1版2011-06-01 第1次
--
序文
2011年时值辛亥百年,恰逢《四千年农夫》英文原版书出版百周年纪念。
自中国倡导"洋务运动"以来,这百年间食洋不化之辈甚多,而认真反思现代化历程中变迁成本的中国人甚少。由我的两位博士生翻译的《四千年农夫》的中文译本在此时出版,可谓是罕见的空谷清音!
在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开发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美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美国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美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得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萌生了探究东亚国家农耕方式的想法。
1909年春,金教授携家人远涉重洋游历了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了东亚三国的古老农耕体系,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三国,农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在这次旅行中,金教授发现了东亚农业模式与美国的区别、两者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东亚模式的优越性。东亚传统小农经济从来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而且可持续发展。东亚三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高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甚至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唯一不惜投入的就是劳动力。
众所周知,中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的7%,水资源占世界的6.4%,而水土光热配比的耕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0%。由于这种人口与资源配比的不平衡,导致2/3的中国人生存资源极度缺乏!何况,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干旱地带,若非太平洋季风带来季节性降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宜作物生长。
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
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的品性,以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以来,无论是分成租,还是定额租,名义地租率都在50%左右变动,而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下的实际地租率则在一般情况下都低于50%。由此可见,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
由此可知:小农的"家庭理性"作用与农户人口增加存在着相关关系。如果增加了男性,即意味着在未来可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相对低风险的、稳定的收益的预期;如果增加了女性,则意味着她们能够在农闲时期参与到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更高的养殖业、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流通等工作中,换取短期收入以补贴家用。这种能够将外部风险内化的小农经济的"家庭理性"之特点,在于农户内部劳动力组合投资机制的发挥,这一机制是建立在"精耕细作+种养兼业"所促发的土地生产率高企的基础之上的。
结合小农家庭内部劳动力组合投资机制来考察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发达的商品经济,则不难理解小农家庭人口生产派生的过剩劳动力,愿意以极低的报酬进入农业之外的生产领域进行工作的原因。每当王权能够保障社会基本稳定,则过剩的劳动力就会很大程度地被农村内部的五行八作所吸纳,即使村社不能吸纳过剩劳动力,它也会被城市和集镇的民间三百六十行所吸纳。
当时局动荡、百业凋敝时,过剩的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和农业部门,加剧小农家庭人口资源紧张关系的同时减轻了城市商品经济吸纳就业的压力。待外部制度调整到位、百业待兴之时,小农家庭过剩劳动力再次流出。但是,这一调整过程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完成。不利气候因素长期大面积影响农业生产,或者王权未能及时控制吏治腐败、官僚豪强兼并土地之势,或者遭遇外部侵略之时,这些外部非经济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导致小农家庭不堪重负土崩瓦解,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和王朝更替。
由此可见,东亚国家的小农家庭和村社群体实际上发挥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稳定时期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困难时期则成为各种社会危机转嫁的承载底线。
进一步深入分析"蓄水池"作用,我们则不难发现农业生产率构成了小农家庭劳动力蓄水池效应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村社治理和宏观制度设计也对提高小农村社制的蓄水能力有所裨益。实际上,小农家庭人口生产与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由于人口相对其他资源更加丰富,因此东亚三国才可能衍化出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小农与村社的内在"经济理性",促进着各行各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繁荣。
金 教授当年未必就有这些分析。于是,他在反思美国农业生产模式之后陷入了迷思,不知道美国农业生产模式该有的发展方向。尽管美国因农业从业人口过少、人工耕作技术落后而无法转向中国式的精耕细作,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带来空前宽松的土地资源,也促使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缺乏动力。
百年前的学者即已认识到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的巨大要素禀赋差异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当前无论政策界、学术界,还是主流社会,坚持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大有人在,实在令人对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泛滥感到惊愕,也不得不对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令人扼腕。
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污染水资源的最大来源。中国大规模使用农业化学品不过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将以往能够消纳城市生活污染、长期创造正外部效应的农业,肆无忌惮地改造成为制造严重负外部性的产业。
日本作为 金 教授探访的东亚三国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因过度使用农业化学品和外部工业污染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不得不彻底放弃以往以"数量安全"为主要导向的农业政策,转而提出兼顾"数量安全、农村发展、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多重目标的强调农业多功能化的三农政策--1992年发布"新的食物·农业·农村政策方向",开始致力于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推进,该政策所关注的对象已不再仅仅是"农业",而变成了"食物、农业、农村";政策目标已不再局限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层面,发展路线也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转变为,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自然循环机能的维持和促进。
2004年日本的农业环境、资源保全政策被作为农业政策基本问题进行讨论,2005年3月,新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计划"提出了日本农业"全面向重视环境保全型方向转变"的方针。在此农业政策的引导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很快得到恢复,并因融入现代适用科技而得到加强。
此外,值得中国人学习的是:农业政策转型得到了日本综合农协的有力支持。
综合农协是日本政府为保护小农家庭而进行的重要组织制度创新,其作为日本国家战略的地位早在日本法西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之前就已确立--战争需要从农村社区大量抽取青壮年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政府为了避免农村社区衰败而"赤化",不得不将留守人员组织起来,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并且严禁任何外部主体进入三农而占有收益。
这项综合农协政策的延续,保护了日本农民的利益并促进了农村近百年的可持续发展。直到近几年,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政府才不得不放开保护政策,允许农村社区之外的自然人投资农业,但外部企业法人仍然被禁止介入。除了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保护,综合农协还获准垄断金融资本,通过资本运作获取高额利润再返还给作为农协股东的全体农民。这些优惠政策使得日本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高于市民的平均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日本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和补贴。
只需稍微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客观分析,则必然导向对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 金教授即是如此。
他洞察了当时西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而当时中国大城市人口密度居世界最高。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却没有西方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城市人口的排泄物和污水完全依靠来自周边农村的农民每天清晨一桶一桶地将之运往农村,制作成为有机肥再施用到土壤里,最终完成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进一步估算可以发现,每天将一百万成年人的粪便施用于田间可以给土壤带来一吨多(大约2712磅)的磷和两吨多(大约4488磅)的钾。 金教授从农业生产物质循环角度出发认识到,西方的城市利用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将人类粪便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隐患,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其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而中国城市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既能在减少化肥等外部投入的情况下培肥了土壤,又能利用土地无害化处理人类排泄物,避免废物直接排入外部水体导致污染和健康威胁,更创造了就业,完美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
若当年的西方国家及时采纳金教授的建议--学习东方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中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原则--则可能避免密集分布在老欧洲和北美沿海岸线的因水体富营养化作用导致的死海区域的形成。
作为美国着名的土壤学家, 金教授从未受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不曾有过中国传统士大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但是他对东亚三国小农的赞美却是由衷的:"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足够聪明,他们正在苏醒,他们有能力利用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所有科学和发明;这群人长年以来深深地热爱和平,但一旦遭到压迫,他们一定会,也有能力为了自卫而战斗。"同理,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毕业回国的晏阳初博士虽然初期给中国农民下了"贫、愚、弱、私"的偏颇判断,但随后他在深入农村的实践中改造了自我,提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主张,并积极开展影响深远的平民教育与乡村自治运动。
这两位均属西学功底深厚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审视小农,却得出了类似的认识,也使今人得以在先贤的认知基础之上去伪存真,拼凑出更加全面的小农脸谱。只有理解了小农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农业和多功能村社,才具备理解中国历史和预见未来发展的基础。
谨以此书献给至今仍被世人不完全理解的中国小农。
附: 《四千年农夫》摘录
保护自然的第一课
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 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这些土壤是从农田周边的沟渠里挖出来的,之后它们被堆放在河床沿岸。据一些农民判断,它们也可能在水中经历了生长或者发酵等过程。将土 壤堆放在河岸上,是为了方便用船将它们运送到桑园中去。
早春时节,这儿是一片绿色海洋,一眼望去尽是油菜。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变成一 片金黄,最后当叶子掉落、油菜成熟之后,田里就变成一片灰色,就像奶牛一样,油菜能用于生产植物油,每100磅的油菜籽能产出40磅的菜籽油。这些油可以 食用,可以燃烧,也可以出售。假如将油菜渣和灰作为肥料施用于田间,那么土地的肥沃程度能够保持平衡。
我们(指美国,编者注)农业产量大的首要原因是土壤肥沃,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大,我们只是最近才开始了解一些好的耕作方法。农业耕作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他们保持土地资源的经验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是我们向他们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
东方的供养
我们一直盼望着和中国的农民见面,一起走过他们的田地,通过观察学习他们的耕作方法、农耕器具。渴望了解长达四千年的演化,如何做到在有限的土壤仍然能够生产充足的食物,养活如此稠密人口的农耕体系。
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要理解这个措施的演变过程,首先要知道,在 西方现代农业生产中使用矿物肥料就如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煤一样广泛。但是,矿物肥料也仅仅是在近几年才在西方国家普及,供给短缺才得到一定缓解。同时我们 还必须认识到,东方国家的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并没有因供养巨大的人口而遭到破坏。
当反思我们农场的土地为什么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 耗尽了肥力,以及为了保证土地的年产量而不得不施用巨量的矿物肥料数时,我们便意识到必须深刻了解和认识自古以来东方人一直延续的施肥方法。因为这种方 法,中国人利用1/6英亩的良田就足以维系一个人的生存,而在日本最南边的三个主要岛屿上,每英亩良田只能养活三个人。
心思细腻的农夫
挖掘运河,开垦三角洲平原和其他耕地,这项工作在中国仍在取得进展。反复耕作并日渐成熟的土地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财产,并支持起他们高度密集的人口。
在中国,我们曾有一段旅程是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的运河里度过的,住在一条房船上,走了大约117英里。我们毫不怀疑这项工程是过去4000年来人类改造冲击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个。
这项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将在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缓慢显现,而且它的建造及维护还培养了这个民族强壮的体格和恒久的毅力,这里的人们心思细腻,木讷于言,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为家园的建设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贡献力量。
我们共同探讨的农耕活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拥有五亿人口的民族的伟大创举。他们四千年来不断积累农耕经验,并且这个势头还将保持下去。这群人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足够聪明,他们正在苏醒。
利用土地的哲学
这些古老民族的人,习惯于充分利用土地,很早以前就能让四片草叶生长在本来只能生长一片草叶的地方,也学会怎样加倍扩大面积来满足作物对更大空间的需求。
有个农夫在他不足0.06英亩的土地上种的黄瓜将给他带来20美元的收入。他已经卖了价值5美元的蔬菜,第二茬作物将在黄瓜之后种植。他只从邻近的运河用一个脚踏水车来抽水灌溉他的花园,每周浇一次水,下雨时不浇。
但是拥挤的作物在田地里挨得更近,需要更多的肥料以带来更大的收获,也需要相对更多的照顾,多方面更近的观察和更好的耐心,这些举措都远远超越了美国人 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这些站在茂盛的作物附近的农民极富智慧,他们不断寻找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耕种技法。这可以从他那风景优美的田地里体现出来,也可以 从茂盛的作物中看出来,还可以从老人的脸上看出来。
如果想要永续
如果美国想永续发展下去,如果我们要像东方人那样将我们的历史延续至4000年甚至是5000年,如果我们的历史要一直保持和平的状态不受饥荒和瘟疫的困扰,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竭力保护资源,而且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历世长存。
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发展永久性农业的意识,但却是在现在才真正开始完善起来。因为他们现在才有能力改善农业的发展,而他们的经验不仅为后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发扬他们的有利经验,最终为整个世界的农业发展引进一种全新的、先进的农耕方法。
附文:陈仁端:谈《四千年农夫》
来源:text and ideology
摘要:费孝通教授曾经如此谈过他读金氏《四千年农夫》的观点:"他(指金氏)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 ...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
Tag: 陈仁端 费孝通 富兰克林·金 四千年农夫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F.H. King)前来日本、中国和朝鲜考察农业,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农夫》。极力赞扬东亚的传统农业。这件事在中国的农史界经常被提起。金氏于1909年2月2日离开美国的西雅图,同年7月18日前后离开日本返回美国。这期间访问日本、中国和朝鲜,而在中国的时间最长,大约为4个月20天。
在中国访问太湖流域的时间最长,前后两个半月。其余时间访问香港、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以及现在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天津市和吉林长春市。他观察中国农业时南北兼顾,既看到南方泽农和北方旱农的不同处,更多地注意到二者的共同特点一一那就是用养结合、精耕细作和地力常新。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他的问题意识搞清楚。他在著书的序文里说,他们早就渴望跟中国和日本的农民见面,用自己的脚走进他们的田园来考察,亲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这些农民们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习惯等。他说:"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3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
显然,金氏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东亚三个国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经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有其背景的。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当时美国式的农业之前途是感到忧虑的。例如说美国农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美国的农耕方法使肥沃的处女地不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个受过西欧现代农学熏陶的农学家,特别专于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工程学。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农业的时间虽然只有4个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国之前,肯定对中国农业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坚持一定要来中国亲眼考察,为他的著书写序言的美国农学界耆宿L.H.Bailey教授称赞金氏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
金氏这本著作有个副题: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这个 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有部分学者把金氏说的永久农业理解为没有发展的、四千年不变的农业,把它跟流行的关于东洋社会的停滞性理论联系起来。或理解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农业凋弊"。把中国四千年之农业看作是停滞性的,也不能说不是一种看法,但如细读金氏的书,他说的"永久农业"毋宁近于"持续农业"的意思。
金氏这本著作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不小。德国学者Wargner的《中国农书》随处引用金氏此书。著名的有机农业之倡导者英国的Albert Howard和美国的J.I.Rodale都读过金氏的著作,深受影响。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代表干事一乐照雄称赞Albert Howard为"真正的农学者、真正的生态学者"。自从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暴露以来,提倡替代农业之声此起彼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以及持续农业等等。看来,说金氏是现代持续农业之先驱者也未尝不可。因此,可以认为金氏是近代西欧农业科学的继承者,而他的农业观或者说农学思想具有很浓厚的有机论及生态学因素。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来验证一下金氏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国农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举如下:
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
这些肥料的绝大部分是有机肥。金氏没有提到化学肥料的弊害,只说化肥的来源不是无尽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认了植物营养素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美社会的一种文明批判。相反,他在书中多处讲到有机肥的好处。其中最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粪尿、家畜粪尿、草木落叶等等废物都不浪费掉而当作肥料归之于土。这就是一种循环利用。汉字"粪"的本来意义是"弃除",后来变成"肥料"的同义词。
金氏强调废物利用,称赞蒙古人种勤俭、劳动的美德。又说中国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物作为有机肥料,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时还看到施用有机肥在农学上的合理性,虽然这在今天已经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且也是中国古农书上已经说过的。施用有机肥不但能给作物补充植物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进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金氏说中国人不但是给作物营养(Feeling the Plants),还给土地施肥(Manuring the Land),增养肥力。日本的一些老农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土づくり"(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国农民施用的众多肥料中,金氏特别注意观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沤肥)。他在太湖地区(昆山、嘉兴)仔细观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过程,为此不辞在不同时期往返同一个地区之辛劳。在山东省他观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过程。他认为土肥是一种硝化过程的应用,欧洲的硝石农法(Niter Farming)类似于此,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人的。凡上述种种,证明东方的农民通过实践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们美国人花费精力来研究的。
中国农业的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叹为观止的一种传统习惯,说东洋人善于集约使用时间和空间(第十一章)。他说的集约使用或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不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还包括类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举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麦套种棉花的例子,据他的计算,这种方法比不实行套种一一即等小麦收割完后才开始播种棉花的方法要节省30天的时间。这样,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关于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金氏侧重说明其节省时间和空间的效率面,当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轮作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壮,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还观察了河网和农田的状态、稻作栽培技术、养蚕业、茶业以及农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织物原料等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细考察。熟读他的著作,会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农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思想的农学家,而且是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义者。
金氏考察东亚农业回国后,留给他整理资料、思索著书的时间太短,不到两年就与世长辞,著书也没有写完。据为金氏的著书写序文的Bailey教授说,金氏准备写最后一章"中国和日本给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来不及写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们不禁会想,他会在这最后一章写些什么?如今这只有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谈他自己的读后感,说:"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土地这个资源。这就是金教授从东洋带回母国的信息"。
《四千年农夫》(公元1911)出版后三年的1914年又有一本金氏的著作Soil Management在纽约出版。这本书是金氏构思十年,收集资料,要写成一本书而来不及写,逝世后由他的遗孀整理其遗稿出版的(据该书C.w.Burkett氏的序言)。这是一本关于土壤的理论性著作,全书十二章,最后一章以"三个古代国家的农业"作为结束,而这一章可以说是《四千年农夫》一书的理论总结。
我国的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如此谈过他读金氏《四千年农夫》的观点:"他(指金氏)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他称颂中国人是懂得生存于世的人。"费教授这一段文章是1985年写的,反思他自己的学术工作,说金氏这本书的观点对他的影响很大,引导他得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是"五谷文化"或"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费教授读金氏著作的体会是相当深刻的。
距金氏著《四千年农夫》700多年前。中国一个74岁的老人陈旉写了一本农书。据说陈旉"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经往成诵,如见其人,如指诸掌。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陈旉农农》•洪兴祖后序)。他自称"西山隐居全真子",是道家。他继承、发展了先人的农业技术和思想,提出"地力常新壮"之说。金氏想从东方带回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是否就是这个"地力常新壮"之说?
本文节选自陈仁端教授《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