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_3.文明之回望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社会与哲学资料集 > 3.文明之回望 > 详细内容
中华文明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发布时间:2010/12/22  阅读次数:4888  字体大小: 【】 【】【
中华文明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作者:翰啸        文章发于:《中国大形势》   
  

《中国大形势》:中华文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思想的传播,让一批欧洲启蒙思想家都狂热地崇拜中国,如伏尔泰、莱布尼茨、霍尔巴哈、魁奈、歌德、马克思韦伯等。正如伏尔泰所言: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发现精神的世界 当时西方的学者大部分都是汉学家,都有中国专著,最起码也对中国非常了解,即使是当时标新立异的学者,也要从对中国的批判中树立自己的学术合法性及社会影响力。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人认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是中国思想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一直主导着法国的启蒙运动。  

伏尔泰在他的书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还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说:当中国已经成为繁荣而且制度完善的国家时,欧洲还是一小撮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呢!他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他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百科全书派的领导人。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为楷模。霍尔巴哈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  

中国思想在德国的传播  

1718世纪,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实际上是由数百个骑士国组成。在各方面都远不如法国,在思想文化上,德国更是唯法国马首是瞻。当法国人追捧中国的时候,德国对中国文化的热情自然也不低。德国哲学的鼻祖莱布尼茨就勤于研究中国文化,他年轻的时候就阅读了法文版的孔子传记,后来又从传教士手中获得了许多关于中国的第一手资料。莱布尼茨认为,中国有着令人赞叹的道德,还有自然神论的哲学家,其哲学体系的创立远在希腊哲学之前。他认为是中国让欧洲觉醒了。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 对于以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都有重要影响。莱布尼茨的学生沃尔夫认为儒家哲学具有理性的特点,是非宗教性的。康德、赫尔德等人都很了解中国,也了解孔子和儒家的主张。真正把东方价值观研究透了的是文学家歌德,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从一些文学作品开始的。歌德读过《好俅传》、《老生儿》、《花笺记》、《玉姣梨》等中国小说,并通过男女主人的高度的道德克制敏锐地发觉了中国礼教的特点。对于中国的孝道,歌德认为孝是一切之本,在歌德晚年,他仿照中国诗歌写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对于儒家的中庸之美和道家的"自然"意境体会颇深。  

       1769年,有人写文章认为中国比欧洲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成为欧洲的名人,欧洲启蒙思想家言必称孔子和中国,来推行他们的思想主张,儒学成为攻击世袭特权的武器。在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启蒙思想推广到全欧洲,这时欧洲人也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四大贡献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持久且不可逆转的,笔者认为其中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主要为四个方面:人文社会的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结构的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制定和西方经济思想的产生,这四方面帮助西方国家走出了中世纪的阴霾,构成了现代思想文明的根基,后面笔者将对这四方面进行重点介绍。  (摘自高连奎《中国大形势》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 

 名家评《中国大形势》 

 名家评价  中国侯若石、澳洲任传功、法国宋鲁郑国、日本钟庆、美国乐晓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共同推荐,读过本书的人,包含部分海外异议人士都认为这是一部严肃的,创新的研究中国同时也包括西方社会的很有价值的专著,读来都有收获。

  1、本书我读了八遍!书中无不浸透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氤氲着深究细研、脚踏实地的科学学风,激荡着为祖国前途而忧虑的民族正气!本书可谓暗夜星火、久旱甘霖,她可使彷徨者驻足沉思,使茫然者豁然开朗。愿广大的同胞兄弟姐妹广阅之,深研之,广推之。

  ——澳洲知名华侨领袖、学者、澳华电视传媒创办人 任传功

  2、《中国大形势》以“思考中国,唤醒中国,革新中国,崛起中国”的大志向来关注、反思中国与世界的成败格局,并通过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形势来认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程,考察的视角高瞻远瞩,认识问题高屋建瓴,深刻独到,如惊蛰春雷、如思想狂飙,为我们思考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历史发展线索和理论分析框架,其观点和思想具有前瞻性、深邃性、独创性性,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书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预警、预言之力作,是一本展现中华民族再创辉煌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的蓝图式巨著,很值得一读。

  ——美国法研究专家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莫神星

  3、依靠投资的外延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中国大形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指出了两个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这两个办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切中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扎扎实实的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知名经济学家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侯若石

  4、人生有几个层次,开始的是求生存,然后是求发展,最后是追求自由。而中国的经历似乎相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追求自由,九十年代追求发展,本世纪解决生存危机却成了最重要的课题,本书作为生存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很值得读者去品味思考。

  ——旅日学者 《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作者钟庆

  5、《中国大形势》这本书旨在推动中国去发展一个“低生存成本”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国能够成为技术及科学的发源地。她的大部分结论都来自于对历史,包含中国历史及其他国家历史的审视与验证。作者所拥有的广泛知识谱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给了她给了我不常见的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我确信,这本书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将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华人经济学者英文版《经济的效率》一书作者乐晓

  6、作者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在东西方对比的大历史视野下,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全新、全景式的解读与剖析,给再度复兴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个“看世界,中国如何主沉浮”的远景。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必将把对中国模式的争论、研究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法国华人学者 巴黎文化沙龙秘书长 宋鲁郑

  7、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很少有人将之串联起来进行研究。作者就是发现了这四者的联动关系。执其四极而细究其中因缘,从工业革命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用政治学理论解释经济败局,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商业灾难,最后用经济的方法巧妙破解中国民生难题,观点大胆新颖,具有很强的创见性,读起来引人入胜,是罕见的上乘佳作。

  ——《中国经营报》副社长 中国经营网总编辑 张健

  8、我们中国传统上说的经济学是指“经世济民”的意思,是一门政治经济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目前充斥大学经济系的那些美国人写的教材。《中国大形势》就是这样一本以经世济民为目的的书,也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翰啸这样的经济学家涌现出来。

  ———知名学者《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 白益民

  9、在这里,看懂中国大势,看懂世界大势!

  ——《环球财经》副主编 林鹰女士

  10、其他经济学家的书唯恐人家看得懂,而作者的文笔和理论很通俗,但又一语道破天机,希望本书能够翰动国人,啸傲学界。

  ——湖北卫视 深圳演播室负责人 吕宏睿女士

  11、高连奎先生和我一样都很喜欢坚持总体性研究方法,这就使我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高连奎能在如此恢弘博深的视野中用通俗明快的语言提出和解决一系列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问题,并颇多创见,实在是精神可嘉,值得敬重和学习,对社会转型的今天也意义非凡。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伟大的民族振兴,就需要许许多多像高连奎先生一样的思想者群雄竞起,共同支撑起一个具有强健思想的公民社会。为此,我相信此书一定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的智识。

  ——宪政社会主义研究专家 西北大学副研究员 华炳啸

  12、《中国大形势》以士子之心,探讨国家崛起、民生解困之路径方向。着力于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冀望政府、学界“自我纠错”;文字犀利却不循边锋;虽观点趋向梁公启超,然未擎“民族主义”旗帜大兴剧烈批评。学术思想论衡,值得掩卷深思。

  ——资深媒体人 《凤凰周刊》席志刚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