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
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方法论
—— 用唯物史观谈坚持党的宗旨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的远大目标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带领和组织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长期的基本实践。
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党90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1.把党的宗旨贯穿于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实践的始终
中国共产党的章程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具体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觉选择。从我们党近90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宗旨贯穿于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实践的始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成功地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束了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使最广大的人民得到彻底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力,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党又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及时代表人民的意愿,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中国日益强盛。这些都说明,党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懈地奋斗。
2.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的认识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进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使我们对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认识和把握处在一个变动的世界背景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为一个新的实践课题。
其次,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就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再次,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本身又处于一个重要的整体性结构调整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也势必影响到党内来。此外,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党一方面增加了为人民谋利益的充分条件,同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滋生官僚主义甚至产生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情况使党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党内环境中。党的干部要自觉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就要将唯物史观化为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党群关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把人民利益标准真正贯彻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还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利益关系。既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全面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企业和弱势群体。党的群众路线是阶级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统一,我们党如果不能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就无法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也无法实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宗旨。因此,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关系整合起来,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党的宗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党的宗旨确定了全面性的原则。这就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和文化的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党的宗旨明确了可持续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离开了可持续这个内容,整合好各种利益关系也就失去了条件和空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党的宗旨明确了当前的重点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必须把重点放在更好地关注并维护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下岗工人群体、贫困农民群体)上,这是体现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由于改革利益与改革成本在各阶层的分配和分摊不均,成为今天社会矛盾的核心。利益的社会分配格局存在的显著失衡现象,不仅对当前改革、发展和稳定不利,而且也不能很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当前利益协调的第一个问题,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的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问题。
二
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将党的宗旨自觉地作为一种信念,作为为“官”的思想基础,作为党性锻炼的第一追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但我们也不讳言,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确实受到很大伤害,有些党员和干部淡化和扭曲了党的宗旨,进而把党的宗旨丢的无影无踪,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一是有的党员干部官越做越大,离人民越来越远,他们满脑子吃、喝、玩、乐,贪、懒、馋、占,陶醉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灯红酒绿之中。他们追求金钱美女,挥霍无度,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胡长青、成克杰的犯罪就是例证。
二是有的党员干部变“公仆”为“主人”。有幅题名为《斗富图》的漫画,题字是大款斗富比烧钱,孝子斗富比修坟,“公仆”斗富比轿车。这三种不正常的现象,尤以后者危害最甚。因后者公款加权利,产生了十分有害的“示 范”作用和负面效应。
三是有些企业干部以权谋私,见利忘义。其信条是:“千里来当官,为了吃喝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近几年来,企业公款吃喝风屡禁不止,庆贺性的吃,交往性的吃……宴席林林总总,名目五花八门,吃的档次越来越高,喝的也越来越讲究,“茅台”、“五粮液”、“人头马”、上千元的XO……,因而群众形象地说:“吃喝佳酒肴,‘贵宾’钱不掏”,“当官一顿饭,百姓一年粮”,这三言两语的顺口溜往往是测量群众情绪的温度计,有时比民意测验和公民投票更能反映实情。
四是有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封建官老爷自居,把群众疾苦冷暖抛在脑后;官僚主义作风和特权思想严重,盛气凌人,高高在上,滥用职权,随意加重群众负担,巧取豪夺、横行乡里、胡作非为,称霸一方,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
五是有些地方干部欲望无度,纵欲成贪。在佛教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佛陀在菩萨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参悟,终于悟出了人生一个真谛:一切罪恶都来自于一个“欲”字,应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欲不可去,节之为善,适可而止,恰到好处。马斯洛曾把人的欲望描绘为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这样不断攀升的云梯。认为正是根于人的这五种欲望,才推动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使世界一天天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许这种主张有失偏颇,因为还有更高层面的欲望观。如有头脑清醒者,看破红尘者,以警世名言规劝世人曰:“知足常乐”,还曰:“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确实是高境界的欲望观。只可惜能听进规劝的人不多。寻其原因,欲望是永不知足的,这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的欲望,即“欲至无极”, 它似无涯的大海没有尽头,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官者”的纵欲成贪行为就是例证。
人生有欲不等于欲望无度,不等于可以纵欲。诚如荀子所言,“欲不可去,求可节。”尤其是领导者,对欲望应该有个度,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贪,贪得无厌就会毁灭一切。古今中外,纵欲成贪而留下人生难以悔悟的事例应发人深省。
俄罗斯有个寓言故事,说一个渔夫在海边钓了一条鱼,这条鱼告诉他说,要把自己放回海里,他缺什么东西都会得到满足。渔夫说,只要一幢小房子就行。鱼对他说,你妻子已经坐在房子里啦。渔夫回家一看,妻子果然坐在房子门口。他向妻子说明事情的经过,妻子怪他应该向鱼要一幢楼房。当鱼满足了她的一幢楼房要求后,她又要求有一座宫殿,有了宫殿后又要求有侍女和卫兵,有了这些,她还不满足,竟然要那条鱼亲自来伺候自己。渔夫极不情愿地向鱼转告了妻子这一奢望。鱼听后什么也没说,一摆尾便游进了深深的大海,海面上只留下一个个“问号式”的海浪花。待渔夫回家一看,只见其妻仍然坐在原来那间小茅草棚的门槛上,像过去那样等着他打鱼归来。童年时听母亲讲到这个故事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么轻易得来的、对渔夫俩也许一辈子也难以企望的财富,为何他们还不满足呢?现在反思道理很简单,二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早就说过:“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的名言,刻骨铭心。贪是物必自腐的“霉菌”,是人必堕落的“病毒”,“不知足”是注定失败和灭亡的“恶性肿瘤”之基因。近期曝光的一些“贪官者”之败,在于欲壑难填。笔者今年在创先爭优活动中查网上材料时曾见到欲至无极的资料和图片,一条蟒蛇吞下一条鳄鱼,蟒蛇被鳄鱼撑破肚子而死,此资料和图片是对“贪官者”贪婪最形象的诠释,贪得无厌的终极就是毁灭。
以上所述,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值得我们警觉。魏征对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劝谏已昭示千古,周恩来所讲的“不怕战争失利,最怕失掉人心,失掉人心是万劫不复的”至理名言,也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哲理。
对一个人来讲,骄傲自满,贪图享乐,似乎是生活作风的小事,但它可以消耗掉你的精神斗志,亵渎你的理想信念,冲垮你的灵魂防线,最终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
对于一个政党来讲,如果骄傲情绪盛行,贪图享乐不止,腐败之风不刹,这个党先进性的免疫防线就会彻底崩溃,那么,这个党的生命力也就完结了,国民党失败的历史就是例证。
外部敌人是打不倒我们的,最大的敌人是自毁长城,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树必内朽而后风折之。作为曾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战斗过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多点忧党、忧国意识,要警钟长鸣。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家喻户晓的英雄——安泰,它是海神波赛冬和地神盖雅的儿子。安泰在同敌人格斗中不断的靠近大地母亲,补充新的力量,因而不可战胜。当他脱离了大地母亲的联系,就脆弱的不堪一击,甚至失败而亡。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并强调全党同志要紧密结合和改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宗旨。他还高屋建瓴地指出,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坚持党的宗旨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党风廉政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
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既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概言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1.从理论上提高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创造社会的主体,是享受社会的主体,当然也是发展社会的主体。把历史观贯彻到认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毛泽东曾经把群众路线称之为“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他在谈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时说,“知识来源于群众,领导机关要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要向群众寻求真理,理论、路线总是要在群众那里发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邓小平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还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把我们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宗旨同人民群众的评价标准统一起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衡量尺度。
江泽民同志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的讲话中指出:“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执政理论的创新,全面推进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作风路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把群众路线化为党的工作的根本价值尺度,这是由唯物史观和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在当前,要善于把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变为群众的行动。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当前,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2.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作为思想方法,必须待人民群众宽容。人世之间,最难得的就是理解和宽容。在与人交往中,由于彼此所处的地位和生活经历不同,在思想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自然会产生一些差异甚至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一定要冷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理解对方,多为人民群众着想,在名利问题上不与人民群众争。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经常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是不是视名利淡如水,视金钱为身外之物,而视事业重如山,来一番自我解剖,消除杂念,在功名利禄的诱惑面前,表现出超然,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古人云:“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在社会生活中,对上对下,待人处事,如果都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宽容相待,和谐相处,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生活就会变得温馨而愉悦,社会就会增添一分和谐。孔子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所谓仁者,用现代语说,即具有同情心,有思想感情的人。仁者要爱人、爱他人。可以说,最重要、品味最高的是仁爱。种树的道理是遵循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着意维护它、爱护它,其要领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或培土松土、或浇水剪枝,总得由着树木自然特征,而不能由着自己的木性,即便是爱之心切,也不能随意拨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既浪费了功夫,又毁坏了树木,结果是得不偿失。做官的道理也恰似种树。管与治,并不以当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应以民为本,顺应民意。其要领是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待人宽容,“不多事、不扰民、不贪得”。尤如历代先哲所倡导的“无为而治”。
3.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承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能清楚地看到,党的历史是一部为人民群众闹翻身、求解放、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由于在实践上尚无能力和经验全面发动群众,导致幼年时期的革命力量的一再受阻。可贵的是党在以后的斗争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发动和依靠群众的重要性。所以,党在为人民群众求解放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党与人民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深情厚谊和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成功经验。
党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褴褛,以启山林,一方面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斗争;另一方面对全党仍然不断地进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再教育。50年代初、中期所进行的整党整风运动和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多次强调党要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和当前开展的创先爭优活动的基本精神,实际上都是在不断地解决强化这个问题。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和党的干部还是坚持党的宗旨,发扬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学习、拼搏、奋斗;在困难面前,苦在人前、乐在人后;在物质利益面前,先人后已、先公后私;在工作实践 中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特别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讲大局、识大体,无私奉献。既坚持了商品交换原则,又坚持了党性原则;既同商品货币打交道,又抵制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既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职工作的现实……正因为党对人民的忠诚,才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才取得了一又一个的新胜利。
4.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树立起唯物主义的大无畏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况且共产党员的精神是人的精神的升华。这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共产党人在同人民的敌人作斗争时,像李大钊、林祥谦那样面对敌人带血的刺刀,豪迈唱出:“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正气歌。要充分表现革命烈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还要求共产党人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形形色色、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左”倾思潮泛滥成灾的岁月中,彭德怀直言上书“为民请命”,就是因为他坚持真理、心底无私、忠于人民,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在《故乡行》中写道:“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明年的日子怎么过,我与人民鼓与呼!”与此相对照,那些在“左”倾思潮浊浪排空的条件下,或推波助澜,或禁若寒蝉,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维护个人政治地位的“共产党员”难道不相形失色吗?
5.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转变作风,同群众搞好“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同人民群众,不管是在白区,还是在苏区;不管是在根据地,还是在解放区;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坚持了“三同”。正是在此基础上党同人民群众形成了水乳交融的鱼水之情,这是党和革命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中,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学习和运用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方法,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如虎添翼,使党群关系的鱼水情再谱新篇。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如长青之树,是我们共产党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赢得事业成功的传家宝。在新形势下,要使这一方法达到最佳效能,还要做到:端正态度,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进万家门,听万家言,办万家事,要达到上述目的,最重要的是放下架子,“下高楼、出深院”轻车从简,礼贤下士,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作风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和外在化。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
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的应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标志。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和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立场。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党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夺取各项工作和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从开展创先争优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契机,认真查一查思想根源,为坚持党的宗旨,提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谱写新篇章。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至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2月版。
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2月版。
7.《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版。
8.《十七大党章学习辅导读本》,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9.中央宣传部:《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学习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0.姜选:《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四个定位》[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11.朱平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出版社2005年版。
13.叶笃初主编:《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辅导读本》,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蓝星新时代网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站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