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修毅:美国经济的全面崩溃为什么不可避免 _4.世界政经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收藏 > 4.世界政经 > 详细内容
何修毅:美国经济的全面崩溃为什么不可避免
发布时间:2012/6/30  阅读次数:11826  字体大小: 【】 【】【
何修毅:美国经济的全面崩溃不可避免
作者:何修毅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读懂并理解本文的逻辑,您的未来局面也许会完全不同。本文的篇幅稍长,需要您一点点耐心。

  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到目前为止,关于此次危机及其后续发展仍在众说纷纭。如果您相信了危机已基本过去,那就大错特错了。要透视这次危机一定要站在高处,才能避免肓人摸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找到问题的根本。关于此次危机的根源,作者已在2009年11月发表的文章《美元危机近在咫尺,全球经济将再次探底》中作了详析,在该文中,我们认定了“美元霸权”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本文是对危机及其后续发展的进一步分析。

  不受约束的美元霸权是崩溃的基因

  绝大部分政府有天生的赤字爱好和通胀爱好,为什么呢,当政者要取悦选民,赢得选举,总会做出太多的承诺,导致支出远远超出收入水平,于是不停地印钞借债填补赤字。如果一国没有货币霸权,那么一段时期内,财政赤字异常增加到一定程度,政府只能想办法填补漏洞,要么节衣缩食,要么印钞弥补,但是由于其货币流通范围有限,印钞太多容易造成恶性通胀,反过来影响执政者的政治前途。因此可控均衡的财政赤字变成了一门政治艺术。

  而美元的独特在于,依靠美国先辈百年祖业的支撑,它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这个超强功能一定会也的的确确被美国各届政府所滥用。美国每届政府在取悦选民时,惯用的伎俩就是补贴、减税以刺激消费或加大财政支出刺激就业,本质都是不顾财政能力地撒钱,这样能够最快最有效地获取选民的欢心和选票,反正先冲击或保住自己的执政权再说,至于激增的巨额双赤字、由此导致的美元持续贬值及最终不可避免的崩溃,那是以后的事情,美元的持续贬值及最终崩溃,损失的是全世界,但是丧失执政地位,当下损失是却是自己,二者相权,双赤字问题一定是退居次席的,美元这个工具也将百分之百被滥用。

  1971年8月15日这天,美国单方面撕毁由世界各主要国家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布雷顿协议,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这个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尽的义务,而此时国际社会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施压美国彻底变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就变成美元承担的义务没有了,而权利则无限放大,美国印钞机失去了最后的国际约束,从而埋下了崩溃的种子。这一年是个重大的分水岭,美国由之前受约束状态下的小规模滥发美元,变成了失去约束之后的大规模滥发。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百年以来,美国乃至全球太多的经济数据,比如说美国的金融资产、消费、债务,全球的外汇储备、房地产及大宗商品价格等等都是在1971年后发生陡峭变化的,这些都有美元印钞机的主要功劳。

  “祖上积累造就了美元超能力---失去国际约束---政治竞争推动超能力持续滥用”,这是美元必定崩溃的基本逻辑。政府不计后果地超出其财力地持续撒钱、从出口国不断回流的美元资本、再加上各种配套的消费刺激措施,在这些从天而降的“财富”面前,在各种信贷机构硬塞钞票给你的时候,美国百姓想不沉湎于超额消费都难,这就是为什么消费在美国地位不断攀升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可以不劳而获、消费水平畸高进而导致社会成本畸高的环境中,普通工业产业是很难维持生存的,于是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进行,实质就是美国产业不断外移和经济空心化(可以参看文章《中美产业力量变局》,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33577)。在产业外移、生产能力减少时,为了维持经济、就业和捞取选票,美国不但没有相应地收缩消费规模,反而更依赖美元霸权,更多地印钞和借债刺激消费(而消费只有部分拉动国内生产,也在拉动外国生产),导致了国内生产和消费剪刀差呈螺旋放大的恶性怪圈,正是美元的超能力让其产业自废武功的,三十多年来美国经常账赤字不断攀升最直接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赤字必须靠美元印钞或借债来维持,而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印钞和借钱的金额是在每年不断地扩大和持续地累积当中,这就是在不断地透支未来和透支全世界,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赤字最终不可避免要大幅收缩调整,但是全球似乎已经熟视无睹了。

  全面崩溃无法避免

  概括一句话就是:“数十年来,美国在产业持续外移、真实生产能力大幅衰弱的情况下,在美国政治斗争的作用下,不断滥用美元这个超级工具,以远超其经济能力的方式透支全世界的财富,形成与其日渐衰弱的生产能力极不相称的消费需求泡沫、散布在全球每个角落的巨大且无实力支撑的美元泡沫以及潜藏在其金融机构中巨额的隐性坏账。”2008年的金融危机宣告美元经济进入了危机螺旋循环倒计时。

  一、透析美国赤字经济(或称之为透支经济、债务经济、借钱经济)

  (一)赤字关系式

  赤字关系式是我们创新的一个工具,用它计算分析美国经济的透支结构,特别是揭示了被官方极度扭曲的美国个人部门透支消费的规模,并由此在企业部门中潜藏的巨额隐性坏账。本小节是对该工具的定义和阐释。

  所谓赤字(又称“透支”)就是指支出的水平超过了收入水平,通俗地说就是花钱多于挣钱。在一国的收支中,我们经常提到经常账赤字和财政赤字,经济学家们都知道这两者的关系密切,但没有人给出准确的说法。作者用一个平衡式可以简单清晰地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定义它为“赤字关系式”,这个关系式与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内涵是一致的。

  一国的经常账赤字反映了该国经济整体的收支差额(透支状况),我们又称之为“国家消费赤字”。财政赤字反映了该国政府部门的收支差额(透支状况),经常账赤字减去财政赤字则反映了除政府以外的民间部门(美国称“私人部门”)透支状况,我们称之为“民间消费赤字或者民间赤字”,这就是“赤字关系式”:

  经常账赤字(国家消费赤字)=财政赤字+民间赤字 (赤字的反向就是盈余)

  这个关系式非常容易理解:国家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相当于它的两个子公司,“政府”是从事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子公司,而“民间”是从事生产消费的核心子公司,财政赤字和民间赤字分别是“政府”和“民间”子公司的亏损,而经常账赤字就是国家集团的总亏损了。简单地说经常账赤字和财政赤字就是国家整体亏损和一个部门亏损之间的关系。

  这是将一个国家划分为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的两部门情况。美国把民间部门划分为企业部门和个人部门,其中个人部门包括了核心部分的家庭和占比很小的非盈利性机构,这种划分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这样民间赤字就是企业部门赤字和个人部门消费赤字(下称“个人消费赤字”)的总和。由于企业部门一般有盈余即负的赤字,这样:

  民间赤字=个人消费赤字-企业盈余, 而赤字关系式就演变成:

  经常账赤字(国家消费赤字)=财政赤字+个人消费赤字-企业盈余 (赤字的反向就是盈余)

  这就是三部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赤字关系式。在这个关系式中,财政赤字包含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赤字,从美国来讲就是包含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赤字。企业盈余指的是企业部门的收支差额,即实现的税后利润总额剔除了付给其他部门的利润分红(主要付给个人部门)。个人消费盈余(赤字)指的是个人部门的收支差额,把它除以个人可支配收入即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储蓄率(透支率)。

  赤字关系式如果从会计角度来看,每年经常账赤字反映的是国家当年收支差额的事实结果,是一种收付实现制,财政赤字的计量一般也是收付实现制(如美国),而企业盈余数据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若要运用关系式精确计算当期数据,需要将企业盈余数据转换成收付实现制,但是从一个国家整体综合的角度,企业部门收入或支出递延调整的幅度一般不大,对于更长的一段时期来说,影响更小,不妨碍我们采用能够获取到的企业部门数据进行分析。

  (二)美国赤字经济模式

  美国在产业持续外移、生产能力日趋衰弱情况下,为维持住其经济规模和就业水平,拼命透支消费,维持住国家整体开支水平。而远超生产能力的长期消费赤字最大副作用在于:积累巨额隐性坏账,虚增没有实力支撑的消费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泡沫”),拉动了生产,虚增了就业,拉动了虚幻的GDP和财政收入。

  在美国部门的透支中,政府部门的透支可以通过印钞和借债的方式由美元霸权直接支撑,问题相对是显性的,只要美元还没倒,可以印钞还债或借新债还旧债,基本没有表面上的违约问题(地方政府收支出现问题时,负担最终会被转嫁到联邦政府)。而个人部门的消费透支是由企业部门为它融资的,问题是隐性的:融资工具除了纯信用的贷款以外,主要是资产泡沫的增值套现,典型如美国的房屋净值贷款,这部分已经被套现的所谓增值收入,将在资产泡沫破裂时,成为企业部门的坏账,也就是说个人消费赤字基本上以隐性坏账方式潜藏在企业部门中(主要是金融机构),存在违约问题,而且它的规模是在加速累积当中。

  在企业部门为个人透支融资支撑过程中,资产泡沫是融资支撑的前提,因为只有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才能不断提供增值套现的功能,才能够让消费者有依据地借到钱,拉动消费,维持债务经济,这就是美联储不断制造泡沫的根本原因。现在由于企业部门信贷融资出现问题(资产泡沫破裂了,信贷体系增值变现功能大幅丧失),于是个人消费开始萎缩,资产增值套现造成的一部分隐性坏账开始浮出水面,引发了这次金融危机。

  全球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由别国储蓄借给美国消费的赤字经济模式可以永存,这是很幼稚的玩笑。维持美国的赤字经济就必须不断地增加印钞和借债规模,根本就是不可持续的。从古到今没有任何帝国可以永远不劳而获,可以长期靠借钱维持经济,透支不可避免地要全面收缩调整。

  (三)透支规模

  (备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美国的经济数据基本上根据美国商务部、财政部以及美联储等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但是官方会不时地调整数据,我们基本采用最新调整后的数据)

  我们运用赤字关系式对美国整体及部门的收支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美国不仅在整体上和政府部门内存在大量透支,更重要的是它在个人部门中隐藏着严重的透支。

  全世界恐怕很少人质疑过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那就是个人储蓄率,储蓄率为正值说明个人部门收支有盈余,没有透支。美国官方公布的个人储蓄率从二战以来就没有负值,即使在最近十几年大力举债消费的情况下仍是如此(2005年的官方初值为-0.4%,后又上调为1.4%),这跟人们现实中看到的情况完全不符,跟我们计算的储蓄率有着天壤之别。原因是美国官方的个人收支数据已被扭曲,其中重要一点是在官方的统计方法中,购置大宗资产比如购房等不计入消费支出,只统计少量租金支出,自有房产所有人被假定将房产租给自己来估算租金,而购房首付、还本等已经付掉的支出被计入了储蓄。乍看它似乎有点道理,很考验人们的判断力,但这些已付掉并且已经计入了房产公司、建筑商或二手售房人的收入,怎么还能够计入购房者的储蓄呢?而在资产泡沫膨胀期间,租金估算和购房支出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种统计方法实际上是一份收入的重复计算,掩盖了美国消费者真实的支出水平和透支程度。长期持续的个人消费赤字是个大问题,正是这种透支在企业部门中潜藏着巨额坏账。

  (1)美国经济整体与分部门收支状况

  1971年是美国经常账状况的转折点,由之前的盈余变成了赤字,从1971-2009年39年间有32年经常账是赤字的,相当于美国这个集团已经持续亏损了32年,赤字总额达到了7.85万亿美元,而在此之前1929-1970年,美国42年的经常账盈余仅为693亿美元,跟后面的赤字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1971-2009的39年中,1994年左右又是重要转折点,经常账赤字和个人消费赤字在此之后均出现持续大幅攀升趋势。1971-1993年,美国经常账赤字总额仅为1万亿美元,而1994-2009年经常账赤字总额达到了6.85万亿美元,其中2000-2009年就贡献了5.83万亿美元。赤字在1994年左右出现转折点的内在原因是美国90年代初期开始的持续产业外移,经济基础恶化,而在2000年后又出现了加速,美国经济变得越来越多地依赖赤字消费来维持。

  我们再侧重分析1994年后各部门的透支情况。从1994-2009的16年间,美国财政赤字累计5.19万亿美元,其中联邦赤字3.48万亿美元,企业盈余累计为5.06万亿美元,即企业部门的税后利润总额12.29万亿美元剔除了付给其他部门的利润分红7.23万亿美元(绝大部分付给个人部门),这样我们根据赤字关系式计算得出1994-2009年个人消费赤字累计达6.72万亿美元。

  (2)个人部门透支及其潜藏的巨额坏账

  我们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分析,根据赤字关系式计算,美国个人部门早就开始透支消费了(从我们获取到的最早数据1948年就开始),从1948年到2009年的62年当中,个人部门收支只有16年是盈余的。其中关键的拐点也是在1994年,从1948-1993年期间无论是盈余还是透支,规模都不大,盈余的年份主要出现在数次危机后的几年,从1948-1993年个人部门收支为累计盈余4490亿美元,而在1994-2009年,个人消费赤字累计高达67217亿美元,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相比,1994-2009年美国个人部门年均透支率为5.18%(即储蓄率-5.18%),透支率在2006年达到了顶峰(11.1%)。1994-2009年的赤字在剔除了1948-1993年的盈余之后(相当于很小一部分透支用历史储蓄支撑),透支仍达到了62727亿美元,这六万多亿美元基本上成为了隐性坏账。

  这个规模远远超过各种机构的坏账估计。而隐性坏账中仅仅暴露了很小一部分,就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危机至今,美国坏账暴露仅为数千亿美元,其中2009年及以前的坏账暴露已基本计算在上面的赤字数据里面,因为暴露的坏账已大部分体现在当年企业盈余的减少上面。而2010年以来坏账暴露还不多,也就是说六万多亿美元的隐性坏账仍潜藏在冰山底下。

  美国如此不正常的持续性消费赤字为什么全世界都习以为常呢?这多半要归功于美国向全界灌输的经济学理论。在美国错误理论的误导下,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被无限拔高。任何一个正常的经济体,一定是以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生产为基础,生产和消费均衡并相互作用。你有生产,你才能跟别人交换着消费。而赤字经济理论、适度通胀理论在美国乃至全球之所以如此繁荣,根本原因也在于美元的霸权地位。

  到了现在,就像“温水煮青蛙”,在美国长期消费赤字、美元钞票滥印和长期“适度”通胀这一锅温水的慢煮下,全球经济这只青蛙还沉浸在因美国赤字虚增的泡沫需求所带来的虚假繁荣当中,各国也还在竞相贬值本国货币以便向美国出口更多货物,维持暂时的经济和就业繁荣,并换来一堆根本无法兑现的废纸。在全球经济享受着温水浴的同时,温水开始越来越烫,它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轻易地跳出这个热锅了。这里的全球经济也包括了美国自身在内。

  二、赤字不可避免的收缩是全面崩溃的内在动因

  (一)赤字的贡献及全面收缩的后果

  1、赤字的贡献

  我们从美国整体透支的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一国的净出口对经济有拉动作用,却不知道净进口(赤字)对经济同样有拉动作用。在美国产业外移、综合生产能力衰弱情况下,透支水平保证了美国整体开支水平(需求水平)以及就业水平。在GDP支出法统计上,虽然净进口本身直接减少了GDP金额,但是净进口的产品不论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消费,都对经济产生很大的间接杠杆作用,远大于直接减少的GDP金额。只不过长期靠印钞借债支持、靠赤字拉动的经济是一种虚假繁荣而已。

  美国持续地每年增加印钞借债支撑进口透支,它最终用于各种商品消费、建造住房、制造汽车飞机等等,它拉动了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汽车飞机制造业等,虚增了大量就业,支撑了房地产业、汽车飞机厂商及零售业等在此基础上发行的各种债券,并进一步支撑了在这些债券基础上发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而政府也增加了税收收入,国家名义GDP也“繁荣”增长。

  那么赤字对美国经济究竟有多大的拉动作用呢?以下是国家消费赤字对美国经济贡献的大致估算:

  以危机前2005-2007年为例,美国经常账赤字平均为7596亿美元,主要是商品贸易逆差(美国的服务贸易存在一些顺差),其中工业物资和原料设备的逆差平均为3307亿美元,进口的产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终端消费商品的逆差平均为4923亿美元,直接用于消费。逆差进口的这些商品都是有形的商品,它们不仅对国内有形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起作用,而且作用于国内无形服务的生产消费,并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杠杆效益。

  如何理解这种杠杆效益呢?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基本经济活动,它们包括了有形的工农业生产消费和无形的服务业生产消费。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在一段时期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相对稳定。如果经济扩张或萎缩,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生产消费会相互作用,并近似地按照该比例同时扩张或萎缩。也就是说,不论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服务的生产消费扩张或萎缩,它们都近似以相互间的比例对另外一种产生影响,并对整体经济产生杠杆作用,其杠杆倍数大致等于这两种生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倒数。

  具体分析:工业物资和原料设备3307亿美元作为工业中间投入,我们按美国工业中间投入与工业GDP约1:0.614比例(近10年平均),得出这些物资用于生产直接增加的工业增加值(即工业GDP)规模约2030亿美元。而它间接拉动的GDP规模远大于此,因为在实现2030亿美元工业增加值过程中,企业职工得到的工资福利收入将继续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消费,拉动了相关商品和服务生产的GDP,企业的盈余将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进行利润分配,进一步拉动了生产和消费,国家获得的税收将用于包括采购和支付公务员工资在内的各种财政支出,也拉动了的生产和消费,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将产生数倍的杠杆效益。最终拉动的GDP总规模,我们可以按照美国工业中间投入与工业GDP平均比例(1:0.614)以及工业GDP占全部GDP的平均比例19%(近20年平均),即总杠杆3.23倍,得出拉动GDP总规模大致为1.07万亿美元。由于这些工业物资和原材料是逆差进口的,因此还需减去净进口本身减少的GDP金额3307亿美元,得出逆差进口的工业物资和原材料3307亿美元对GDP贡献约为7400亿美元。

  商品消费4923亿美元,不仅直接增加了美国消费品批发零售行业的GDP,这些行业在实现增加值过程当中,职工获得的工资福利收入,企业获得的盈余,国家获得的税收也将对其他商品/服务的生产消费产生循环反复的拉动作用,发挥数倍的杠杆效益。最终拉动的GDP总规模,我们按照美国有形商品消费占GDP的比例约30.2%(近20年平均数),杠杆倍数约为3.31倍(1/30.2%),估算其拉动的GDP规模约为1.63万亿美元。同样由于这些消费品是逆差进口的,因此还需减去净进口本身减少的GDP金额4923亿美元,得出逆差进口的消费品4923亿美元对GDP贡献约为1.14万亿美元。

  也就说美国两项商品贸易赤字每年对GDP贡献规模约为1.88万亿美元,占GDP (2005-2007平均) 比例约为14%。这个比例远超大多数人的想像,我想很多所谓的权威特别是美国官方必定会找各种理由极力否认赤字有这么大的贡献,那等于揭开了皇帝的新装。

  2、赤字全面收缩后果

  赤字收缩调整不外乎两条途径,要么增加生产,要么收缩消费。遗憾的是,美国综合生产能力不可能在中期内(10年内)实质性地增加(短暂的危机后反弹及微小波动忽略不计),原因是美国社会成本畸高的现状根本不可能在中期内扭转,产业持续回流不可能在中期内发生,这一点本人已在《美元危机近在咫尺…》的文章中作了分析。不但不会回流,在美国经济崩溃前,社会成本畸高的环境不会有实质性改变,产业外移仍将继续,赤字仍会扩大。这样国家消费赤字的收缩只能依靠缩减消费。

  通过缩减消费全面收缩赤字的后果:如果靠印钞和借债支撑的每年赤字持续性地消失,那么美国GDP是不是只萎缩14%呢?不是,最终萎缩的幅度远大于此,原因是消费缩减、经济下滑将使个人透支潜藏的坏账暴露出来,由透支拉动的泡沫化需求会消失,虚增的就业会消失,并引爆更多的隐性坏账和更深的需求萎缩,最终形成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而建立在泡沫需求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市场均会坍塌,最终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全面崩溃。

  一句话,美国经济早已变成依赖持续的透支才能维持生存,不论是巨额隐性坏账还是赤字支撑现有的经济规模,都让美国无法承受国家整体开支水平(经济)的大幅下滑,于是在政党竞争的作用下,在美元霸权工具的支撑下,只能饮鸩止渴,持续印钞借债维持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想让它主动约束消费,整顿财政,收缩赤字,它的动力在哪里?有多大可能呢?但美国这种人为的硬扛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不是一次性填充就解决了,而是必须源源不断填充的无底洞,而为填补漏洞所印的钞票将不断进行全球性的“货币创造”,最终结果必定是恶性通胀后的全面崩溃。

  那为什么2009年在国家消费赤字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美国GDP萎缩的幅度并不大呢。原因是国家消费赤字收缩对各行业产能的收缩乃至破产的影响是滞后且逐步循环发酵的,美国撒钱填充行为阻止了当期赤字收缩影响的进一步发酵,因此我们看到在美国撒钱刺激消费后,赤字很快地逐月回升。而我们上面分析的赤字收缩效益是在赤字不可避免地持续性消失的情况下。

  (二)赤字的全面收缩为何无法避免?

  1、我们主要从个人消费赤字支撑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个人消费透支靠什么支撑呢--借钱。由借钱支撑个人消费透支从而拉动经济早就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个人消费已经占到GDP的70%)。在美国个人部门借债中,住房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前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所言,房屋所有权已经变成了获取借贷的工具,也就是说房产已经成了一部“自动取款机”。 下面我们从美国个人借贷和增值房产的出售净变现可以看出消费赤字的支撑情况,这里的个人借贷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不含抵押>,前者占主要部分,不包括商用房抵押贷和农场物业抵押贷。增值房产的出售净变现下面简称“增值变现”。

  我们以危机前美国借钱透支高峰期的2005-2007三年为例:2005年美国人均每月新增借贷和增值变现共为606.3美元(其中借贷349美元,增值变现257.3美元),支撑人均每月消费透支277.3美元,个人透支率10.6%,即储蓄率-10.6%(而官方储蓄率初为-0.4%,后又调整为1.4%)。借贷和增值变现余款主要用于金融投资。

  2006年美国人均每月新增借贷和增值变现548美元,支撑人均每月消费透支306.7美元,个人透支率11.1%。

  2007年美国人均每月新增借贷和增值变现421美元(全美一年就是1.53万亿美元),支撑人均每月消费透支274.5美元(全美一年9947亿美元),个人透支率9.6%。

  借贷和增值变现支撑了个人消费赤字,但是这部分资金并不是创造财富带来的真实收入,它是不可持续的,以下两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1)消费者的借贷是以每月增量的方式对消费进行支持的。假如某人某月借了500元,但是也归还了到期的500元,那么这个月借贷余额增量就是零,这个月的消费总的来说没有借贷的支持。而在2008年之前美国消费者每月未偿借贷余额一直都在增加,以2005年为例,人均每月新增借贷余额是349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这个月归还了500美元,那么他又新借了849美元,正负相抵后的349美元增量就对消费形成了实质的支持。由于负债余额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名义收入增长,个人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就由1971年65%增长到1994年91%,再攀升到2005年的131%(官方数据),储蓄率由1994年-0.7%下降到2005年的-10.6%。当负债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比如每个月的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后用于归还债务利息都捉襟见肘的时候,他就不会再以同样的规模增加借贷了。

  (2)当房价不再上涨后,由增值房产出售净变现提供的人均每月257.3美元(2005年)的支持必定会大幅缩减。另外住房被当作提款机后,扣除不断增加的抵押债务后的住房净值占房屋价值的比例越来越低,不论是出售变现还是贷款变现,可继续提款的余额必定越来越少。美国报道的大量屋主丧失抵押赎回权就是抵押债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房屋的价值,房屋的净值是零甚至是负的,就是已经被套现提取一空了。

  美国个人部门债务负担达到了临界点,而支撑提款机功能的房价也不会永远上涨,决定了靠借贷和和增值变现支撑的赤字难以持续。当房产泡沫开始破裂,资产价格回归后,消费者资不抵债,这部分已被套现的所谓增值收入导致的隐性坏账开始浮出水面,金融机构于是收缩信贷,“取款机”功能更进一步恶化。

  从上面看出,2006年在美国房价达到拐点后(当年7月),人均每月新增的借贷和增值变现就比上一年减少了58.3美元,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421美元。在危机爆发前的2000-2007年中,这个数据平均为454美元。在2008-2009年的危机时这个数据急剧下降到了负数,美国数以万亿的刺激资金就是这时候撒出的,主要目的就是填补急剧收缩的支撑资金窟窿,稳住金融、稳住信贷、稳住房价、稳住消费,并通过增加财政赤字填补个人消费赤字萎缩以达到维持国家消费赤字水平的目的。

  考虑到以上数据统计整理依据的是美国官方可能经过修饰的公开报告,再考虑到美国贫富分化,大部分债务是中产阶级及以下的个人所借,按全部人口平均淡化了美国个人债务分布结构,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

  在危机面前,美国有两条出路:

  (1)让市场自我修正消费赤字,即自我收缩消费支出,直到与消费者真实收入水平大致相当。这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收缩危机爆发前2007年人均每月274.5美元的透支消费。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能作为,放任市场快速收缩,但总体上应顺着这种趋势。然而美国经济及它的就业对于借债式的消费过于依赖了,大部分的就业是靠消费提供的,就业持续萎缩的后果非常严重,它会引爆消费者之前累积的过度债务问题,引发消费连环收缩:

  举个例子,一个中产家庭1998年时,它的总资产是100万美元(主要是房子和证券),负债55万美元,净资产45万美元,10年后的2008年还是原来这些资产增值到200万美元,而该家庭借助资产增值贷款套现,每年消费透支8万美元(其中年均支出28万美元,年均非套现收入20万美元),每年也因此增加了债务8万美元。那么2008年该家庭的财务状况就变成总资产200万美元,总负债135万美元,净资产65万美元(比1998年还增加了20万美元)。现在金融危机引爆了部分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下降30%,于是该家庭财务状况就变成了总资产140万美元,总负债135万美元,净资产5万美元。在家庭资产随着泡沫破裂急剧缩水,而负债却一分不少的情况下,原来支撑每年透支8万的资金来源---资产增值套现就没有了,即便净资产超过了8万,他也不可能再去一年透支8万了。在这么大的负债压力下,该家庭不但会减少原来的透支消费8万,而且连正常的收入都会存下一些(比如从20万的收入中存下4万),以便偿还欠债,减轻压力,这样该家庭消费收缩的幅度就不只是原先透支的8万了,而是12万,如果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或者该家庭有人失业,甚至无力还债,那么消费萎缩的幅度将更大。

  因此,消费者要么无钱还债无力消费,要么偿还旧债,降低债务压力,从而引发消费更大的回力镖式的收缩,也就是说,消费最终收缩的幅度要远远大于人均每月透支消费额274.5美元(2007年,全美一年9947亿美元),美国将面临:“消费剧减---企业破产(大量失业)---机构更多隐性坏账浮出水面---更多破产和失业---消费更少”的崩溃局面。

  (2)拒绝市场调整,人为填补赤字,维持国家整体开支水平。政府撒钱并大幅降息,填补减少的每人每月421美元(全美一年1.53万亿美元)的支撑资金窟窿,于是个人消费赤字萎缩幅度放缓,财政赤字大增,整个国家开支水平、赤字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维持。读者可以判断一下这种情况它能否持续,能够维持多久,有什么样的后果?答案是,它就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短期来看,它稳住了市场信心,维持住了赤字拉动的需求。但是一定要清楚,这是在大量撒钱并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情况下实现的,而更关键的是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支持---美联储撒钱刺激的主要是消费,尽管有部分美联储印制的钞票最终变成了本国居民的个人存款(你扔100元给消费者,在高债务负担下,他没有100%用于消费,这反映在开始回升的储蓄率上),但大部分的钱跑到了对美顺差国的口袋中,美国消费者的债务负担并没有根本改观,一旦撒钱刺激停止,这部分刺激资金对消费的支持将逐步消失。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原先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每年需要1.5万亿美元以上的持续增量刺激,而这必须靠源源不断地印钞和借债。最终阻止政府持续刺激的一定是急剧攀升的通胀(在后面第四点中详解恶性通胀过程),当因恶性通胀后被迫大幅收缩货币与财政政策时,将引爆绝大部分隐性坏账和深度的消费萎缩,那么更大的崩溃也就无法避免。而这种大崩溃实际上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被动的赤字收缩。

  两条道路,美国经济都会陷入崩溃,赤字最终都得到收缩调整。但是对比一下,第一条路无疑是比较理智的方法---顺应市场化调整,收缩透支规模,消费向真实的收入水平靠拢,这种情况下,虽然经济也会陷入崩溃,但是崩溃后的状况相对会轻些。其实,顺应市场的赤字调整本应在更早时间采取,如果在2000年网络科技泡沫破裂后就采取的话,问题不至于如此严重。但是由于手握美元霸权的尚方宝剑,在政治竞争作用下,美国通过制造更大的泡沫阻止了赤字自我修正。而第二条路----饮鸩止渴式地重新向泄气的皮球吹气,直到它再次破裂。因为美元泡沫、债务泡沫更大(美元撒得更多,累积的赤字总额、累积的债务更多),那么再次破裂后状况一定比第一条路严重得多。

  有人会问,美国有没有第三条路,比如通过提高真实收入水平来弥补借贷和增值变现的资金缺口,从而让经济实现软着陆呢?要想实质性增加收入水平,只能通过产业再生增加生产能力来实现。那么通过经济刺激,可以让美国产业重新繁荣吗?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在可以预见的中期内(10年内)根本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已经像得了晚期“白血病”一样的不治之症,被债务被赤字垒起的需求泡沫推着走,变得没有退路了,需要不停地输血(印钞借钱)才能维持生存,根本丧失了自我修复能力。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经济刺激中绝大部分是在刺激消费,仅能够起到维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作用,刺激产业再生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也知道,在社会成本畸高的现况下这是徒劳的。美国现在急推的新能源政策根本就是画饼充饥、远水不解近渴。

  崩溃是迟早的事,越晚越严重。越早收缩,不仅全世界人民少受损失,美国人民背负的债务也轻得多,也能够早日重建经济。遗憾的是,人总是不愿面对残酷现实。在上述两条道路当中,在美国的政治竞争环境下,它必定会选择第二条路----拼命抓住并变本加厉地滥用霸权美元这根垂死的救命稻草,直到美元最终被世界抛弃。全球经济失衡的修正,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变革最终也只能通过美国经济崩溃、美元崩溃的方式得以实现。只要美元还没有崩溃,即使在全世界的重压之下,希望美国自觉调整自我革新,恐怕是个美好的幻想。

  2、财政赤字

  危机中,要维持住经济,必须人为维持住美国整体开支水平,即维持住国家消费赤字规模。在赤字关系式中,财政赤字、个人消费赤字和企业盈余三项,财政赤字的可调控性最强。在2008-2009年危机时个人消费赤字萎缩的幅度最大(赤字消失),企业盈余下降幅度并不大,那么必须由财政赤字对个人消费赤字的大幅萎缩进行填补,因此赤字间出现了此消彼涨的填补效益。

  财政赤字主要通下以下方式进行赤字填补:(1)填补借贷资金窟窿,间接缓解个人消费萎缩。在支撑个人透支借款时,当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因隐性坏账大部分固化失去流动性之后,没有可借资金,美联储印钞收购抵押支持证券对房贷机构进行输血缓解了资金荒,间接缓解了个人消费的萎缩幅度,然而这种间接作用仍然有限,一个是因为房价下跌,消费者可套现余额减少,而危机时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审核也会更加严格,二是即使金融机构愿意一如既往的慷慨,消费者在极高的债务负担和尚不明朗的前景下,也不愿意过多的借贷去消费。(2)通过转移支付、加大政府开支等方式直接增加个人部门的收入。相比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无疑最直接有效,特别是在这些收入跟消费行为挂钩的政策下,比如购房补贴、购车补贴等,其他还有减税、增加政府部门雇佣人员等手段,本质都是扔钱给消费者,维持住消费支出水平,而通过财政支出的这些钱是计入个人部门的收入,因此它在维持消费者支出水平的情况下,将个人消费赤字转移到财政赤字里面。

  在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填补个人消费赤字的努力过程中,有一个变量是,美国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泡沫是否会重新鼓起来,如果再次鼓起,而个人部门也愿意继续透支,那么政府就不用再为个人消费赤字填补了,而改成企业部门继续为它融资。也就是说美国信贷体系的支撑透支功能可以完全恢复,个人消费赤字也可以恢复,财政赤字就不用这么大。根据以下因素判断,我们认为除了短暂反弹维持以外,资产泡沫很难持续性地鼓起:

  (1)毒化的抵押资产将持续发酵。房产抵押贷款是支撑个人消费透支的主要工具,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借款人量身打造了很多产品,比如次级抵押贷款、零首付抵押贷款和可调整利率贷款等。以可调整利率贷款为例,它在前面几年只需支付超低的月供,包括少额的还本和超低的优惠利率(又称为“诱惑利率”),之后开始上调。除了普通可调利率贷款,它还包括了只付利息贷款(前面几年只须付息)、负摊销贷款(允许月还款额低于应付利息,欠息计入本金)及大额尾付贷款(最初月供很低,集中在后面还款)等品种,这些贷款的共同点是前面月供很轻松,麻烦在后面--月供成倍地增加,目的就是千方百计诱惑消费者借钱,这些借款最终变成了“有毒资产”--即潜藏了隐性坏账。而承办的房贷机构也不担心,很多这样的有毒资产会被打包并在二级市场上击鼓传花般地卖出去。

  在正常的抵押贷款市场中,旧借款者付给银行的月供资金可以支撑新借款者需求,资金是一种活水在流动。而美国这种畸形的抵押贷市场,其最大特点是一级市场造血功能差,资金不断固化,诱惑性的超低月供根本应付不了新借款的资金需求,贷款持续变成了隐性坏账,就像死水般失去流动性,这就需要二级市场源源不断地资金注入(就是将贷款打包通过二级市场卖出,筹集新资金),直到隐性坏账大量暴露,在二级市场难以筹资为止,而美联储收购抵押支持证券就是被迫充当了这种二级市场注资者的角色。

  在2000年以前,这些所谓“创新”的产品还不多,主要是在2000年后发展起来的。2004-2007年是美国抵押贷款增长的高峰期,四年中余额增长了54.6%,年均增长额1.28万亿美元,远超之前的水平。这几年的房贷高峰期正是各种非正常房贷的快速增长期,以可调整利率贷款为例,官方估计其在房贷高峰期占比约1/3,但由于当时承办银行没有义务报告具体签约情况,官方估计的准确度难以判断,而外界的估计远大于此。在抵押贷中,美国按利率/月供调整情况划分为固定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短期混合贷款(即短期可调整利率贷款)和长期混合贷款(长期可调整利率贷款)几种。这里的短期可调整利率贷款,短期并非指总期限,而是指贷款有短期2-3年的超低月供优惠期,在此之后大幅上调,利率也定期变动,这部分贷款的断供--隐性坏账显现在此之前得到了部分体现。而长期可调整利率贷款有5-10年不等的超低月供优惠期,之后再大幅上调。不计之前房贷,仅从2004年起算,长期可调利率贷款月供的大幅提高还只是刚刚开始,将在后面几年陆续发酵。因此我们看到美国金融机构的房屋止赎拍卖仍在持续增长就是内在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不下跌就非常困难了。

  (2)利率压力。目前美国长期贷款利率被压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如果利率提高,将对浮动利率贷款、短期可调整利率贷款和长期可调整利率贷款均有着强烈影响。而靠美联储收购国债以及攻击其他货币等手段人为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很难持续的(长期贷款利率参照对应期限国债收益率,目前国债收益率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附近)。在天量发债压力下,一旦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上升,房贷断供规模将会急剧增加,隐性坏账又会大量暴露。

  因此在可预见的中期内房地产泡沫重新持续性鼓起的可能性不大,而之前因购房补贴政策刺激的市场反弹企稳,只能靠持续性刺激才能维持。因此原先的个人消费赤字只能依赖财政赤字持续地填补。

  不管是泡沫重新鼓起,由企业部门继续为个人消费赤字融资,继续积累隐性坏账,还是财政赤字填补个人消费赤字,不管是GDP反弹增长下的通胀,还是滞胀,这些不重要,难以停止的刺激和拯救的结果都是指向严重的通胀。

  2010财年,美国在经济局面稍稍企稳的情况下,仍做出超过2009财年1.41万亿美元创纪录的联邦财政赤字预算,达到了1.56万亿美元,而在2009财年(2008.10.1—2009.9.30)中,相当部分财政资金是在金融市场面临崩溃的情况下,进行大把填补金融机构坏账漏洞和流动性紧缺的,这跟2010年暂时企稳的市场情况有着很大不同。奥巴马政府的这份财政预算也反映了我们上面的信息,即美国将持续慷慨刺激经济,因消费开支仍然疲弱,需要财政赤字填补。另外它也反映了本财年美国财政收入预期不佳,但奥巴马政府对2011年以后的财政赤字有着美好的预算,认为其财政赤字将逐步下降,预算中的关键细节是:支出将继续增加,而收入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我们认为,建立在预期财政收入将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建立在经济将健康复苏基础上的赤字下降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其主要目的仍是维持全球对其债务的信心。美国政府接下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其天量赤字融资,除了借钱还是借钱,无论是政府高官各种名义的出访、汇率施压、贸易制裁,还是诸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政治议题,其背后目的恐怕都是---兜售债券,我们勿必擦亮眼睛。

  3、企业部门

  企业部门是盈余的,那是否意味着问题不大呢。不是的,因为个人部门的消费赤字正是由企业部门为它融资的。个人透支产生的隐性坏账正是潜藏在企业部门当中(金融机构持有大部分)。不仅如此,企业部门自身也发行了规模庞大的债券,我们从美国垃圾债券的繁荣可窥其企业债券的质量:不计期限一年以下部分,美国垃圾债券的发行规模占到债券发行总规模的比例就从1990的1%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如果再考虑三大评级机构的营利机制和诚信度,评级虚高是个普遍现象,实际比例远远大于此),而美元垃圾债占到全球垃圾债总规模比例高达80%,你能够从这些数据中推断隐藏的问题有多大。这些垃圾债券在需求泡沫破裂后,很多也将变成坏账。此外,金融机构还在潜藏着隐性坏账的有毒资产(抵押支持证券、垃圾债券等)基础上,开发出各种衍生品四处兜售,其“毒性”更强。因此企业部门潜藏的隐性坏账总额大大超过了为个人消费赤字融资的这部分,企业部门很多资产都是堆在这种泡沫基础上的蜃楼幻境。

  三、信息黑箱

  在前届美联储的放任下,美国对金融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过于宽松,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非常糟糕,其中的黑洞远超所有人的想象,这个黑洞就潜藏着隐性坏账。在金融界压力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危机中虽然没有取消“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这一对投资者非常重要的信息透明机制,但仍做了很多调整,也就是说企业以后有了更多的黑箱操作空间,比如说一家银行某些资产实际上已经完全不值钱,完全资不抵债,但账面上仍体现着相当的价值,在这种信息黑箱“保护”下,这个银行可能会撑到它应付不了第二天的提款、发不出第二天的工资为止才会宣布破产,使投资者丧失了反应的时间。也就是说,今后美国大型机构的破产,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逐步的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及股价逐步下跌的过程,有可能今天还有不少账面盈利,股价还很坚挺,没多久公司就开始紧急求援或者宣布破产。可以肯定地说,美国现在公司的信息隐瞒相当严重,高估资产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当中),投资踩到地雷是个大概率事件,只有海水退潮,您才会发现很多所谓的“优良”公司其实是在裸泳。

  作为企业如此,政府也好不了多少。在严峻的现状面前,美国发布的经济数据,只要有弹性的,只要有黑箱操作空间的,很可能经过了优化粉饰,以维持全世界对它的信心。换位思考一下您也会知道这是一定存在的。

  除了对消费者支出/储蓄率数据进行粉饰的例子以外,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消费价格指数(CPI),也被官方极大扭曲,1999年,在美联储的策划鼓动下,劳工统计局对CPI的编制进行了三项重大调整,大幅地人为降低CPI数值,CPI已变成了政府操纵的一个工具。美国降低CPI数据有重大好处:让印钞的通胀效益更加隐蔽、维持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降低美国借债的成本、增加名义GDP规模等等。如果按官方的CPI数据调整,那么美国的经济规模呈现非常良好的稳定增长趋势,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呈现同时增长的“良性”局面,尽管消费增长速度远快于收入增长速度。而如果按真实的通胀情况调整,美国GDP增长要小得多,美国个人收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而消费支出仍然是大幅增长,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次国情咨文不经意间泄露了这个天机:“过去的这个10年,就业增长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膨胀时期都要慢得多,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大幅下降而医疗保健费用和学费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只是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而已。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美国官方公布的不论是个人部门、企业部门还是国家整体貌似“良性”的资产负债情况当真。隐藏着大量垃圾并被远远高估的资产,可以在短时间内灰飞湮灭,而为赢取外界信心,负债只会被隐藏被低估。

  许多经济学家至今仍非常崇拜美国经济的强大,认为其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才,不可能出现无法挽救的经济崩溃。问题是,再聪明的天才也无法克服人性的贪婪,包括对金钱的贪婪、不劳而获的贪婪、对权势的贪婪(政党竞争以致滥用美元霸权),越聪明越自负可能越疯狂,正所谓“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四、美元全球货币创造与危机螺旋

  在拥有超能力的霸权美元支撑下,在政治竞争推动下,崩溃必定是由恶性通胀引发,除了它美元印钞机可能解决任何经济危机,唯独恶性通胀这个由印钞机本身制造的麻烦,它却无法解决。本节详解美元恶性通胀过程。

  (一)美元全球货币创造

  支撑赤字和填补坏账需要不停地印钞和借债,而印钞和借债释放的流动性会在全球产生循环放大的通胀效益,我们称之为“全球货币创造”,它跟一国国内金融系统的货币创造(派生存款)原理相似。

  上面我们都是将为赤字融资的印钞和借债合在一起说的,两者关系需要说明一下。印钞是全球货币创造的原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货币),而借债是印钞进行全球货币创造的中间过程,借债借到了以后,它又是下一轮全球货币创造的新起点,即借债金额继续进行货币创造。因此不论美国现在手中的100美元是刚刚印出来的还是刚刚借到的,它后续的全球货币创造效益是相同的。

  既然美元拥有超能力,那他为什么不全部印钞解决,还要去借债(承担表面上的偿债义务)呢?原因是不管美联储愿不愿意,印钞的钱都要进行几倍甚至一二十倍的货币创造,如果印钞多了,货币创造引发的通胀很容易失控,反过来影响美元印钞的超能力。而如果在一定数量原始印钞的货币创造过程中就能够借到足够多的钱支撑赤字,那它就不会去冒通胀失控的风险。因此美国是在印钞、借债和通胀之间走钢丝。

  美元货币创造过程:

  1、国内货币创造。假设美国印钞或借债了100美元,并开始在国内流通,假定美国的货币乘数是4(一般大于这个数值),也就说经过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存款” 的派生存款循环后,最终变成了400美元的货币总量。

  2、全球货币创造。实际上这100美元不管在其国内流通几次,最终相当部分都会因经常账逆差(主要是贸易逆差)流向出口国。。这是第一轮的全球货币创造。回流到美国的75美元再次通过消费---经常账逆差净流入中国,如此循环反复多次,最终中国的美元储备总共增加了400美元(纸上债权),在这过程中美国共透支挥霍掉了400美元,债务也增加了400美元,而人民币则新增投放了2728元,假定中国国内的货币乘数也是4,则这些货币投放最终在我国金融系统内创造的人民币货币量是10912元。也就是说,美国印钞或借债100美元,通过“全球货币创造”最终在中国增加了4倍的美元资产和16倍的人民币资产(共增20倍金融资产),美国则增加了4倍的美元债务。

  全球货币创造跟派生存款信用创造的原理虽然相似,但因为是跨国的循环,存在出口国央行买汇的货币投放,再经过出口国国内的货币创造进行放大,总额要比单纯集中在美国国内的货币创造要大非常多。全球货币创造的乘数视每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有着很大不同,在盯住美元汇率制的顺差国家最为显著,而在货币自由兑换国家相对较小(但或明或暗地也会通过央行买汇干预本币升值,获取出口竞争优势,比如日本也因此积累了巨额美元储备)。这就是为什么盯住美元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比美国快得多的原因。由于全球货币创造的每一轮循环都有个过程,因此美国印钞和借债的通胀有个滞后效益。通胀先在出口顺差国产生,再通过出口价格以及出口国货币在通胀压力下的升值回传到美国。在现实情况下,100美元印钞或借债既有部分在美国国内进行货币创造,也有相当部分最终通过逆差输出进行全球货币创造,两者交叉进行,因此美国的通胀就由这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

  不论是国内货币创造还是全球货币创造,每次原始印钞的货币创造都有终结的时候,那就是在各国央行以及全球金融机构中除了备用的美元现金以及法定准备金以外,其余美元基本上变成了非现金美元资产(各类债券、贷款)的时候。这时会体现美元流动性紧张,而美国要继续为赤字、为填补坏账融资,就得新增印钞,并开始新增印钞的货币创造过程。

  (二)危机螺旋循环

  由于隐性坏账累积、经济对赤字依赖和印钞货币创造,美国经济呈现一种逐轮螺旋放大的恶性循环:

  “为赤字融资及填补坏账持续地印钞借债-->全球货币创造产生通胀效益-->通胀下收紧货币政策-->暴露更多隐性坏账、经济下滑通胀缓和-->填补更多的坏账及赤字需要更多的印钞借债-->更高的通胀……”

  这里需要澄清一些国人对美国释放流动性的一个误区,认为美元每一轮的“释放流动性---收紧流动性”都是有目的地针对目标国的一次“剪羊毛”,榨取他国的财富,并强壮了自身。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元流动性的收放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收放,都是在“救火”。美元流动性输出渠道主要包括经常账逆差输出(主要是贸易逆差)和投资输出,从长期以及全球的角度,贸易逆差输出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典型如造就了日本和中国的资产泡沫),而因贸易逆差输出的流动性,这个钱已经归出口国所有了,即使钱生钱也不是你美国的事了。当然,也有投机输出的流动性因及时撤退,或者通过做空目标国而赚取一定利润的(典型如对冲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投机),但这更多属于个体自发性的投机行为,是美元泛滥的附带收获,这是次要的了。因此简单地说出口国的流动性泛滥,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无度透支消费导致的流动性净输出,当然你要说透支消费是另一种方式的剪羊毛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羊毛已经被挥霍掉了,美国不但没有强壮,反而背上更多债务。

  美元流动性每一轮的收放都是一轮救火,都是为了拯救螺旋放大的泡沫---“收紧”是为了拯救“释放”之后的通胀之火,而“释放”是为了拯救“收紧”之后债务和需求泡沫破裂之火,即填补收紧时暴露的隐性坏账窟窿和支撑透支的借贷资金窟窿。每次收紧政策时,坏账暴露很小部分(同时经济下滑、通胀缓和)就会被迅速堵住,否则会形成快速的恶性循环,暴露绝大部分坏账,导致经济大跌。这种情况下,隐性坏账累积会越来越多。于是在上面的螺旋恶性循环中,每一轮收放的最大不同是拯救的规模以几何级数增长,债务比例大幅地螺旋上升,问题越来越重,爆发周期越来越短,直到最终通胀一发不可收拾---拯救工具美元本身的倒下。

  2007-2008年危机后的这一轮流动性释放,是为了拯救2004-2006年收紧后部分破裂的债务和需求泡沫,而上一轮2001-2003年释放流动性是为拯救1999-2000年收紧后部分破裂的泡沫,您可以比较每一轮释放流动性的规模和减息的力度上,看出问题螺旋放大的程度。上一轮拯救的规模跟这一次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一轮需要填的是每年万亿美元以上不能间断的无底洞。

  从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印钞了1.75万亿美元收购各类债券(虽然名义上是扩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实质上就是印钞),而外国购买的美国国债也增加了约9000亿美元(截至2009年12月数据,还不含其他债券)。这9000亿外国增购的国债,也是以前原始印钞的货币创造,但结合时间周期以及2009年美国经常账逆差在危机中剧减的情况,只可能小部分是属于1.75万亿美元印钞进行“全球货币创造”的结果(预计少于3000亿美元)。也就说如果从印钞了1.75万亿和借到了6000亿增购国债(剔除可能重复计算后)时起算,美国至少有2.35万亿美元的新增货币已在国内和全球进行货币创造。最终在国内和全球货币创造的规模将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的货币增量(即使是全部在美国国内货币创造的4倍货币乘数,就达到了9.4万亿美元,而全球货币创造的总倍数将远大过此,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其他储备货币国的全球货币创造以及美元后续的印钞)。我们再看看美国和全球的经济规模,美国官方高估的GDP数据才14万亿美元,全球也才60万亿美元,而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也才8万多亿美元,我们就此认定这一轮泡沫炸弹美国无法拯救,将是一轮终级泡沫,这一次将是美元霸权体系的最终谢幕。

  美联储不时地表达它有可能在必要时出售这些收购的证券。是否出售这些资产即回收所印钞票很重要,因为这可以直接减少印钞的货币创造。但是我们的判断是美联储纯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意在安抚市场。除了象征性地摆摆样子,美联储根本不可能向市场大规模售出其印钞收购的抵押支持债券和国债,因为这些通过收购注入市场的资金,已经用于填补金融系统的坏账窟窿(比如被收购的房地美抵押支持证券,这些证券一直处于隐性坏账暴露的减值亏损当中)、填补消费者借贷的资金窟窿,并逐步通过消费--贸易逆差流入到顺差国的口袋中。填补窟窿并被消耗掉的资金,它怎么回收,即使在市场中出售部分也将导致这些资金支撑的消费急剧萎缩,美国根本无法承受。不但不会大规模出售,而且当之前的经济刺激效果开始趋弱,消费就业开始趋软,房贷市场又开始紧张,或者国债出售困难,而通胀还没有飚升的话,增加印钞收购规模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在其他主要储备货币国中,仅次于美国印钞货币创造的是英国,它也“贡献”了2000亿英镑,也是难以回收的,主要是它也用于填补了长期透支的窟窿,而其他多国也或多或少地做着同样的事情。

  我们可以预料到,随着这些印钞全球货币创造的循环进行,全球将面临着严重的通胀,而目前通胀缓和的情形只是暂时的假象。美国有不少经济学家还在塑造“通缩”这个假想敌,现在不是金本位货币制度,在随时可以开动的印钞机下,“通缩”它有持续存在的土壤吗?

  在急剧飚升的通胀下,美国政府最终将被迫通过加息等手段逐步收缩政策。但在当前脆弱的环境中,美国畸形的借债经济模式对加息的耐受程度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那将极大打击房地产、消费,重创就业。在美国激烈的政治竞争环境中,在当前失业率高企的环境下,在隐性坏账仍在陆续暴露的情况下,美元加息的速度一定是远远慢于通胀攀升的速度。今年11月美国将进行国会中期选举以及80%的州长选举,在美国失业率仍盘旋在10%高位的情况下,当政者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在前几次重要的特别选举中(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州长及马萨诸塞州参议员选举),共和党均以较大优势取胜原本民主党占优的选举。因此接下去美国两党还将变本加厉地滥用美元撒手锏---撒钱刺激消费以稳定就业、捞取选票,在执政的前途面前,他们绝不会顾及美元已经垂死的现状的。政客口中不时闪烁其辞的“退出”言语只是调动市场情绪维持美元强势的魔术棒,欲将全球市场参与者的神经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从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玩弄的文字游戏中震荡起舞可窥一斑,如果不从大处着眼,沉迷于美国的文字数据游戏,终将成为美国随意玩弄的棋子。很明显美国正处于饮鸩止渴当中,这从G20峰会期间欧洲开始紧缩政策,而美国还在极力鼓动全球跟它一起刺激经济中可以看出。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后一批收紧政策的国家。

  在通胀快速飚升后,一方面美联储将被迫加息。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相对刚性,各种救济保障支出还在增加,财政赤字必定维持高位,印钞借债用于弥补赤字也将无法停止。于是恶性通胀、加息和大规模印钞借债将在美国奇特地同时出现。

  现在全球各国仍在持续大规模借钱给美国,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让他继续沉迷于奢侈消费、不劳而获的幻境当中,是对畸形泡沫的推波助澜,拖延了调整的时间,债务国和债权国都没有勇气面对现实,这只会令后续的危机严重加深。如果各国有远见真心想帮他,那应该是在美元霸权体系彻底改革后、美国重建健康的经济体系的时候。

  其他绝大部分国家的政府也都没在经济良好的年份储备过冬的“粮食”,财政赤字也都不少,那么在经济疲软的今天,财政收入下降,而支出反而因经济刺激需要大幅增加时,可以预料很多政府的债务危机将会此起彼伏,当政府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借到钱时,将财政赤字货币化(即印钞解决)将是可以预料的事,正如美国正在做的一样。这些印钞解决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高通胀。

  五、崩溃进程

  崩溃的趋势很明确,它的带路人就是严重的通货彭胀---这也是未来几年全球经济的最大主题。

  根据我们分析其发展过程大致如下:2010年,全球通胀率将是逐步上升,但不会很离谱,原因是之前的刺激作用过了以后,经济将重归停滞,消费需求仍然疲弱,坏账仍在暴露,这也逼迫美国持续撒钱堵漏。而美元及其他货币的增量印钞在货币创造上、在通胀上是经过多次循环上升并逐步地反映出来的,增量印钞因素抵消了需求疲弱因素之后,通胀才会加速攀升。出口国的通胀先于美国通胀,而美国在国内货币创造以及全球货币创造回传的通胀共同推动下,通胀逐步加快,美联储被迫在经济仍低迷情况下加息,具体应该在国会中期选举后的2011年,而且加息的速度非常缓慢。2011全年,通胀爬升的速度比较快,经济陷入滞胀状态,2012年起,通胀加速飚升,加息被迫加快。2012年-2014年为动荡崩溃年,在恶性通胀面前,各国必定加快去美元化步伐以抑制通胀,包括与美元脱钩、卖出美元资产以回收本币流动性等,美国国债及机构债将持续下跌,美元贬值速度极快并加剧了美国国内恶性通胀程度,在美元大幅且持续地加息下(最高利率可能远超历史最高水平),美国个人和企业的债务泡沫、房地产泡沫及机构隐性坏账将不断爆发,大批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将随之破产,失业必将迭创新高,美元、国债、衍生品的泡沫终将连环引爆,经济陷入全面崩溃。跟2008年这一轮危机最大不同的是,这次崩溃是在恶性通胀后的崩溃,拯救的是数十万亿美元等级的货币创造产生的通胀之火以及随后的经济大缩之火,在美元及国债泡沫已被点燃的情况下,美元撒手锏已经难以使用了,因为那样只能加速崩溃。所以我们判断这一轮美元泡沫的“释放---收紧”,是美元危机螺旋循环的最后一轮。即便我们假定它还能撑到爆发周期紧缩的下一轮,那么美国需要新增印钞6-10万亿美元(恶性通胀后巨大的加息幅度将暴露大得多的历史隐性坏账,再加上从现在到下一轮继续逐年累积的债务)去填补隐性坏账暴露的窟窿和个人消费萎缩的窟窿,随后的美元全球货币创造可达百万亿美元级别,你们认为还有债权人愿意相信它吗?

  我们对于时间历程的推断不一定跟危机进程完全吻合,但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六、美元动向

  从去年12月至今,美元出现了一波相当强劲的反弹,原因有两个:12月份的反弹是比较典型的美元套利年终结算平仓效益。年初至今,美国乘势针对欧元区的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做文章,刻意渲染夸大全球对欧元区的忧虑,目的只有一个,打压美元指数中最大权重的欧元,欧元纯粹是在投机资金和市场恐慌的共同推动下持续走低的。

  从长期来看,美国最想要的当然是可控的弱势美元,那样才能渐进式地赖掉它的欠债,然而在当前美国急需为其巨额赤字融资情况下,欲让美元的跌势可控很难,它目前最想要的反而是稳定甚至强势的美元。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就成为美国政府操纵的提振美元的三大工具(当然他们是绝不会承认政府操纵的),借助三大垄断巨头的绝对话语权,利用它们时不时攻击一下主要货币中的国家。我们留意到,每到美国大量发债或者美元指数走到关键的时刻,评级机构就会跳出来表现一番。

  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欧元区和日本对美元的诉求也空前的一致,希望美元稳定甚至强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对以美元霸权为首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维持还心存侥幸心理,他们很清楚美元体系的崩溃意味全球经济的大调整,没有国家可以幸免。二、美元相对于本国货币维持强势,也就是让最大出口国--中国的人民币及挂钩美元的其他新兴出口国的货币维持强势,这样欧元、日元等自由浮动的货币就可以获取相对出口优势,维持暂时的繁荣。因此你可以看到欧元区及日本等国政府在评级机构、媒体渲染攻击其国家债务危机的初期,不但不进行辩解,甚至在言论上推波助澜,个中原因非常清楚。在评级机构持续攻击希腊,欧元承压不断下滑的时候,欧元区的一些出口大国一定在偷着乐呢。但是如果评级机构的攻击真正威胁到欧元区的稳定大局时,这就触碰了欧元区的利益底线,是不能继续容忍的。近期欧盟宣布将加强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敦促信用评级机构采取负责、严谨和公正的态度,并考虑成立欧洲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希腊政府的借贷也暂时取消了主权信用评级的“门槛”,这是对三大评级机构过于放肆的一种警告。

  希腊财政危机被大肆渲染了一番,在危机下,这些国家的确出现债务危机,今后可能有更多的欧元区国家出现财政危机,但债务危机只会让这些国家将欧元抱得更紧,因为退出欧元只会让它们死得更快。一种货币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它所代表国家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上。在《美元危机近在咫尺…》一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欧元区整体的经济基本面要比美国好太多,生产能力基础好,长期保持贸易平衡,区内国家即使个别发生财政危机,不至于动摇欧元的基础,而且如果危机较大地影响到欧元区大国及欧元区整体利益时,欧洲央行及大国们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管,即使不直接出手,也必定会曲线救助,欧元区手中可用的子弹其实多的是。退一千步讲,即使个别债务危机国家主动退出或被逐出欧元区,剩下的由财政相对健康的国家组成的欧元区有可能更加稳固,退一万步讲,即使发生了最不可能的事情,欧元解体并重新回到了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的货币时代,人们的欧元变回了马克、法郎或者里拉,美元也仅能从外汇的动荡中短期走强,而决定美元货币价值的实体经济不仅不会有任何改观,甚至会受到严重拖累,崩溃的结局不会改变。

  5月10日,为应对希腊债务危机,欧盟不但推出金额庞大的救助计划,其中最关键的是欧洲央行宣布,为防止危机蔓延,将买入欧元区政府和私人债券,这将是欧洲央行首次购买政府债券,这也意味着,欧元区同样祭出印钞解决危机的撒手锏来反制美国的攻击。在这种方法下,只要欧洲央行不愿意,只要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元区大国不愿意,欧元将永远不会因为债务危机而解体,美国攻击欧元将失去“诱导市场认为欧元可能解体”这一最大的着力点。

  政府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其实就是美国自身,只因美联储直接印钞解决,从而把问题推迟到后面的通胀上。不论美国如何攻击其他货币国,在全球找多少吹捧美元的代言人,这些也都是在饮鸩止渴,仅能在推动美元及国债短期走强的情况下多借些钱以及暂时压低长期国债利率水平而已,美元崩溃时的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中期内,各国政府的债务危机仍将此起彼伏,国际外汇市场仍将剧烈波动。美国之前攻击的目标包括希腊、日本,后面也许还会集中攻击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等。美国这是在通过玩弄文字数据游戏、操纵三大评级公司并借助媒体话语权等空手道耍弄整个世界,这些手段糊弄得了一时,却不会长久,资金投机和恐慌气氛只能影响市场的短期走势,绝对改变不了货币的基本面,随着欧元区因货币贬值推动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一旦对欧元的投机和恐慌停止,投机平仓,那么美元的修复性下跌将是非常剧烈的。我们千万不要着了他们的道儿,把美元的反弹当成投行鼓吹的“开启新一个十年牛市周期”。美国由数十年债务堆积的需求泡沫已经开始破溃、在通胀飚升前不会停止的饮鸩止渴式的经济刺激、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巨额增量供应,这些因素决定了美元崩溃趋势的不可逆转。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欧债危机上,却忽略了最大的危险,那将是我们的最大错误。

  福布斯去年末评出所谓七大泡沫,以黄金居首,非常可笑,这也是美国的舆论工具。如果要评比泡沫而美元不是首位的话,不知还有谁敢称雄?黄金不但没有泡沫,而是被远远低估。在美国高喊黄金泡沫的时候,在其急需为危机融资的时候,美国却没有卖出其庞大黄金储备中的一盎司,原因何在呢?这里只用两句话提醒读者自己辨别:1、美元受制于人性的贪婪,可以人为凭空印制,没有成本,无限量供应,而黄金来源于大自然,需要付出开采成本,可供开采的余量越来越少;2、美元价值依赖于美国经济实力的盛衰,它仅有200多年的历史,称霸全球更仅有数十年的时间,而黄金凭借优异的自然特性,自古以来就是财富载体,作为货币和珍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哪一种更值得您信赖呢?

  标普、穆迪可以将长期贸易盈余且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主权债务评为A1级(或A+),仅略高于以前的希腊评级,而负债累累的美国和英国却长期维持AAA评级,可以把一些垃圾债券评成AAA级欺诈投资者并被连番起诉,可以想见他们的诚信度如何,他们已经沦为美国政府维护国家利益的赤裸工具,如果投资者现在还将这些机构的分析奉为神明,终将赔光老本。

  从近期的报道来看,美国几个最著名的投资家,凭借着全球对他们的迷信,也有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美国政府舆论代言人的倾向,丧失了客观和独立性,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对我国经济影响及应对措施

  在本人《美元危机近在咫尺…》文章中,需要做比较大修正的是美国经济崩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超过了我们当初的预计。影响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一、美国经济的崩溃将引发全球经济大幅调整,我国也不例外,已是全球最大出口国的中国将面临外部需求崩溃的局面;二、国内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投资泡沫终将破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主要因美元持续印钞借债导致我国长期输入性通胀(美元外汇占款长期是我国新增货币投放的最大因素),购买房产就成为百姓积聚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这由房产可长期保存属性及按揭投资的杠杆放大特性所决定),从而推动我国长达二十年的房地产泡沫积累过程。目前,我国房地产泡沫已达巅峰状态,各种资源(包括就业)已经极度错配,可笑的是很多所谓的权威和各种利益代言人还在矢口否认泡沫的存在。目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太大了,甚至可以说绑架了中国经济。仅次于房地产泡沫的是地方政府投资泡沫,靠卖地收入以及天量银行贷款拉动的地方基建投资泡沫终将无法持续。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投资泡沫的破裂将重创我国经济,造成国内需求的大幅萎缩。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届时我国将面临外需和内需同时大幅萎缩的局面,工业产能将会大量过剩破产。而这种需求崩溃局面将在全球同步上演,类似美国三十年代的全球性大萧条难以避免,而且这次全球覆盖面更广、情况更复杂,与那次大萧条最大不同的是,由于不是金本位货币制度,持续性通缩情形不太可能出现,全球经济会陷入长期滞胀状态。

  普通百姓会觉得,从2009初到现在,经济局面不是一天天在好转吗,09年我GDP增长达到了8.7%,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11.9%,恢复势头很好啊。为什么我在危机刚过的2009年至今仍能保持这么强劲的增长呢,很简单,z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美国、欧洲的撒钱刺激也都是在间接地刺激他国的生产,其刺激效果甚至超过了其对本国经济的刺激效果,再加上国内各地放卫星般的投资刺激,他国经济就犹如打了激素一样迅速鼓起。为什么美国的GDP“复苏”也快过欧元区很多,原因也是美国不计后果的猛打“钞票激素”,直升机撒钱对于债务经济的作用自然是立竿见影。而欧元区则自律得多,整体经济基础较好,没必要像美国那样饮鸩止渴,打的激素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一句话,全球经济在2009-2010年的表现就是一种打了“钞票激素”后的短暂反弹,必定会在恶性通胀后再次倒下。是泡沫注定是要破裂的,如果印钞票就能够解决美国数十年贪婪无度所积累的透支泡沫,那么从古到今就不会有帝国的“兴盛---衰败”更替了。

  对于您个人来说,这里仍需再次强调,买入以黄金为首的实物贵金属将是您防范此次百年一遇大危机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在通胀期间还是应对美元体系最终的崩溃,它们都是攻守兼备的极佳品种,黄金飚涨的幅度可能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力。您的防范措施不仅仅挽救了您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从大范围来讲,如果大家都采取的话,也就是挽救了整个国家经济。

  也许您听过各种“狼来了”的危言,模糊了您的判断力和戒备心,当狼真的到来时,您是否因麻痹而解除了所有防备呢。

  盛夏的余热仍然烫人,面对随后的寒冬,您准备好了吗?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