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局势与对策
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美..以反对伊朗发展核.武为理由,这与以前美..军..事占领伊拉克,推翻利比亚所提出的理由类似,当时两个国...家为了表明没有发展核武器,都敞开了国门,让西方检查,让西方通过检查了解了虚实,从而方便了西方的侵略。与此相反,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光明正大地发展了核武器,美..国和西方反而没有干涉。这说明所谓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只是个幌子,一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美..和西方要控制伊朗石油,从而控制世界。
也有人认为美伊不会开战,其理由是,伊朗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开战,将陷入泥潭,得不偿失。例如,伊朗导..将摧毁美..的航母,使美..遭受巨大损失。问题是,美..的目的不是军.事占领伊朗,而是控制或者摧毁伊朗的石油生产能力,发动军.事袭击,完全能够达到目的。 如果美..不发动战争,也能达到目的,才会避免战争。
过去几年里,美..和西方一直在努力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搞垮和控制伊朗。政治上,发动阿拉伯世界颜色革命,推动伊朗境内的政..治混乱,但是难以如愿。经济上,美..这些年来推动对伊朗全面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最终目的是削弱伊朗,以便为未来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做好铺垫。
美..国一直在减少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目前美..石油进口一半以上来自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以及美属加勒比),22%来自非洲,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比重不过17%,远低于中..、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国家。另据报道,由于美..大力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和页岩气等非传统能源,2011年前9个月,美...石油出口超过进口,事实上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
欧盟外长会议1月23日正式做出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表决后,欧盟领导人1月3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上,一致批准了这项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决定。由于伊朗威胁中断波斯湾航路,欧美将禁运实施时间定在6月和7月,以留出时间解决石油替代。目前美..国的主要盟友,英国和法国已经基本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了。进口较多的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其他美...国的盟友,包括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在伊朗战和问题上,并无多少发言权。
还有一种推动战..争的因素是以色列,以色列不断放出要先发制人轰炸伊朗核目标的“狠话”。 美...国是否会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动武?如果没有美..国同意,以色列又是否会单独对伊动武?伊朗有很强的反击能力,伊朗流星-3导..弹,有150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可以对以色列和美...国中东驻军构成有效威.胁,具备了初步的威.慑能力,这也增加了美...国和以色列选择战.争的代价。
至于伊朗方面,石油封锁会造成其财政预算减少150-200亿美元,这应该是无关痛痒的,由于伊朗议会选举和2013年总统大选的临近以及西方国家积极扶持其国内的反对派,西方国家也许会将希望放在伊朗国内很有可能发生的骚乱。
西方控制伊朗,进而更进一步控制世界石油市场,其目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当前世界石油价格主要由西方控制,通过石油价格波动获利,已经是西方金融大鳄熟练掌握的手段。无论是否控制伊朗石油,都不会影响西方对石油和石油价格的控制。
近年来,美洲国..家全面左转,委内瑞拉查韦斯总.统将石油开采收归国.有,脱离美..控制,其他美洲国..家纷纷效仿,使号称美..国后院的美洲起火,美..国到是笃定得很。与此相反,欧美在中东和非洲的一系列活动,其矛头所指,是十分清楚的。
1、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其结果是中国撤走3万多人,中利两国间的大规模经济合作,我们替利比亚搞建设,利比亚提供石油的合作,已经成了泡影。
2、分裂苏丹,使我国在苏丹南部帮助开采的油田落入西方控制的政..权,最近-2012年2月22日 – 南苏丹驱逐了中..-马来西亚石油集团佩特拉达国际集团的中方负责人刘英才(音)。南苏丹此前曾指责中..公司协助苏丹喀土穆政..府“偷窃”南苏丹石油。
3、马尔代夫发生了政权更迭,但是下台总统,居然不知道是谁逼迫自己下台的;此前,有消息称,中..想要在马尔代夫建立军舰补给的港口之后才发生的。
4、美..国和东盟等一些国..家和日本等盟友在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举行了多次军..事演..习,包括金色眼镜蛇等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
5、美..国最新军事战略将矛头对准了中..,强调美..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必须整合资源,以挫败像中..和伊朗这样的国..家阻止美..进入南中...海、波斯湾以及其他战略地区的努力。
6、美..总.统奥.巴马去年曾公开对记者说, “如果10多亿中..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 美.帝追求独霸全球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美..人的生活水平,这个保证的前提就是遏制中..的发展,确保资源供应美..,而不是跑到比美..人口多得多的中..人手上。这也决定了美.帝必然将中...当成它的主要敌人。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