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协提案 _2.觉醒行动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文明与觉悟 > 2.觉醒行动 > 详细内容
2012政协提案
发布时间:2011/12/7  阅读次数:7775  字体大小: 【】 【】【

  

2012政协提案  

  

2012年地球毁灭的恐慌,普遍的人心焦虑的升级,集体的心灵迷失。医疗出问题,病人越来越多,死亡年龄的大大提前,癌症的无效化疗痛苦胜过18层地狱;教育的愚蠢,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先天的人身至宝的大智慧被无知地扼杀;整体的社会生存像把人投入了压榨机,在高压下煎熬的人生;道德滑坡到极端的程度,牛鬼蛇神全体出动,群魔乱舞,乌烟瘴气。焦灼不安浮现在每个人的心头,绷紧的弦就要在大脑中断裂,确实是危机得很。治标不治本的提案已经到了毫无意义的时刻,局部的改善解决不了整体的问题。

以上所说的严重的危机,根源在于我们不了解生命,绝大多数人过着因无知而虐待、残害生命的人生,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相,我们自己就会迅速地自我拯救,从而拯救整个社会。老子《道德经》就是人类唯一一部揭示了生命终极真相的生命教科书,在2500年前,老子就为人类提交了今天所面临的所有危机的拯救方案,所以,当今第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道德经》,读懂老子的拯救提案。政协不组织,我们每个生命自己组织,上好生命的第一课,否则在一个不和谐的时代难免不受污染,步步走错。

《道德经》的道德说的是什么?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和德是人体先天部分,物和势是人体后天部分。一部道德经就是一部人体的先天经,物和势,物就是肉体,势就是活得如何,混的好不好,有没有势力等,是看得见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属性的部分,说人的后天部分,是孔子的活儿。上述描述的社会乱象,孔子管的那个地段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人心用礼已经无法控制了,小我自私的人心恶性膨胀到了极点才制造了危机的局面。徒弟不灵了,只好请师父出马,孔子的老师是老子,老子的方法就是亲近生命本元,效果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生命个体自我拯救了,全社会、全人类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人体的先天就是人体的自然天道,心跳、分泌、循环、协作等等都是人体的自然,人天生带来的,稍微不自然人就无法承受,就生病。人体的自然运作,又是和宇宙自然一体运转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场是宇宙时空八卦场的一个小粒子,子午线对应人体任督二脉,12个月对应人体12经脉,365天对应人体365个穴,64卦是元神的人生路线,64年以后,元神最初携带的天德能量完全消亡,人就开始走向死亡。人道必须合天道,逆天而亡,背天则病。天道是中和,是补不足损有余,阳性能量过了,阴性能量来削弱,阴性能量多了用阳性能量补足,始终保持平衡,阴阳和谐。天道的天心就是中和之心,平等之公心,平和之柔心,维持着白天黑夜自然阴阳运转,永不衰竭。而人心往往是损不足奉有余,穷富差别日益扩大,人心的偏,人心的自私,人心的叵测、阴险狡诈,使人偏离了人体的天道,造成疾病、愚昧、社会的堕落。

人体天道的主宰,生命的真主人就是元神,自然运作的人体的上帝。她是生命之庙中第一该供奉的主神。佛陀、观音、神仙不过是人的元神修炼成就的符号,你去佛教的庙、道教的观祈祷依赖别人,不如打开自己的庙门,请出自己的主神,来到生命能量的源头与核心,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别人都靠不住,危机时刻靠别人还耽误大事。见到自己生命的上帝极其简单,老子说虚其心,把人心,后天意识心关掉,那个无念如万里晴空的状态,就是元神元意识的显现。这一现将宇宙母体的大元气和自身小元气接通,匮乏的元精、元气能量得到补充,被后天偏执的意识心残害的身体整体地恢复到完美的自然状态,返本还元,回到生命的真正的母亲宇宙的大子宫里,你就会感到像看到孕妇做B超时母子共振的同呼吸之一开一合。元神主导,识神配合,慧性能量大开,创造力进入无限的可能境界。看到无形的世界,原来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能量,都在招引相同的无形生命体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灾难、疾病、车祸所有负面的东西都是自己坏的念头招来的黑气邪魔制造的,要爱自己要平安幸福,就一定学会洗心,清除掉所有的坏念头,才会从根子上保佑自己。

崇拜自己的元神不能是口头的,还必须全方位地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用真实的行动自我拯救。

1、尊道贵德,自然天道是一切行为的总纲,遇到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都是天对你说的话,你一定要领悟天告诉你的是什么,给你的正确指引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用识神的策划与实施去执行自己的天道、替天行道,替自己得到的天意行使生命之舟。

2、拈花一笑地对待一切是非。人心是一个点,天心是一个整体,人心对待某个具体事情必须站在某个立场发出观点,但是在整体上说就是都对都不对,所以不要执着在意,都无所谓,会心一笑了之。

3、为爱好而工作、生活。大多数人为了生存而挣扎在自己讨厌的工作,讨厌的上司手下,这样压抑自己的能量,不仅工作生活不好,还会得癌症。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元神的能量,先天大智慧得以开启,所以就是与道同行,从有限进入无限的自然快乐的工作。

4、单独少交际的生活。人要时常和自己的母亲宇宙的大子宫呆在一起,消耗的能量得到随时的补充,智慧源源不断地流入,都靠单独,靠静。凡是和人说话办事打交道时,就是离开母亲子宫的时候,人就是缺氧状态,即使是一家人在一起,也要保持单独。

5、和灵魂伴侣结婚生活。灵魂就是元神,携带着多劫的生命信息,灵魂伴侣就是有前世善缘的人,灵魂之爱才能彻底调动人体的先天能量,甚至调动宇宙大能量,两个人的爱情为人类创造奇迹。图钱、图貌这些表面的标准彻底死亡,男人和女人才会回归人的幸福。

6、和小动物为伴,养宠物,爱小动物,是我们回归自然的课程,动物是我们的老师,它自然无为,一切随着自然运作,是我们人心的照妖镜。

7、极简主义的物质生活,包括:

A、住小房子,房子是花盆,人是花盆里的植物,花盆过大活不好还浪费,物质的换取靠人心的运作,人心一动就耗元精损元神,物质上的奢侈就是对生命上帝的犯罪,就是拿性命,减寿数。

B、用小冰箱,不吃剩的,吃素不需要冷冻。慧眼开启,看到灵性高的动物尸体上残留的毒素灵魂信号,那是绝对要远离的,那是疾病和灾难的来源之一。直接吃宇宙大元气,不仅会吃素,还会不需要吃很多东西,人类的资源可以大大地节约。不用养那么多动物和谷物用于人类的消耗,减少很多的造孽的机会。

C、不需要书房,把道德经学好了,大智慧开启,可以无师自通。即便是大多数人达不到,后天的学习也必须随时谨慎对先天大智慧系统的破坏,否则一辈子就活不好了。教育、家长要首先弄明白人体的先天是什么,否则就成了扼杀民族希望的刽子手。

D、朴素为美的社会标准要广泛深入人心,不需要化妆品,不需要伪装,先天真气,宇宙母体的大元气接通,人的细胞回到婴儿状态,比任何化妆品都使人年轻。见到真我,崇拜自己的元神,生命的上帝,内在生命能量充沛,智慧的光芒朗照,人人都会美若天仙。

E、亲近本元,回到宇宙母亲的子宫,没有人会得病,医院医药可以极大地减少。那是人体的自身的药王,任何人工的药也没办法比拟。

F、生命的完美才是发展的标准,而不是目前这样不择手段的物质发展把人过早地送入坟墓的愚蠢的经济数字的所谓发展。

太多太多了,等有时间慢慢补充。

  

老子思想其实并不消极

当今的社会,科学和技术在飞速地发展,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伴随的是整个社会对于物质财富的追逐,导致真诚失落、道德滑坡、犯罪增加,人们的精神世界反而越来越空虚……也许,在长期被忽视的古老传统中,蕴含着现代人所需要的智慧。其中,老子思想中丰富的生活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文化对策、解决生活危机的新的智慧源泉。

老子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根基。老子思想的核心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道”。道,是天地的本然,是世间的大规律,是万物的本根,是最终极的存在。道家绝不是什么消极出世,道家是一种大智慧,是“无为而治”,是“莫之能争”!道家讲的是自然虚静,是本立道生,是无用之大用。

他教导人们的不是只知功利、竞争,只知不断地进击,永远地扩张,而是教你淡泊,教你退守,教你洒脱,教你具有健康的人格与心态。从这个意义而言,老子是哲学家,也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也是人生的导师。那么,就用老子思想为我们现代人把把脉,看看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

?             内容提示:本期从老子的处世哲学出发,从无为、守柔、寡欲、不争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老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老子的思想,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消极的、避世的。但如果我们对其真正了解以后,就会发现这些貌似消极的言辞后面,其实蕴涵着积极而深刻的智慧。

  

? 老子养生思想与气功

老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养生,特别是养生哲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对后世医学、养生学、哲学、气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养生哲学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了下来,并将其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

老子的思想,包括养生哲学,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养生家、道家所重视。在1973年长沙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老子》的两种抄本。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死后还要陪葬《老子》抄本,可见古人是多么推崇他。

老子的养生哲学有哪些内容?古人虽然做了不少研究,但近代研究得还不多,且看法不一。大致说来,老子的养生哲学有以下几个方面——

清心寡欲

养生家历来认为,要健康长寿,除了身体外,精神也要健康。如明代养生家高濂说:“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只知爱身, 不知爱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人即死,车败马即奔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人们只知道保养身体,不知道保养精神,只知道爱护身体,不知道爱护精神,殊不知身体好象载有精神的车一样,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车若是坏了,马也跑了。由此看来,要健康长寿,既要讲究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物质条件,也要重视人的思想和情绪等精神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老子对精神条件阐述极详、极深。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人若是见什么就想要什么,那就要“罪”、“祸”临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虚荣和生命,哪个更亲切?生命和财产,哪个更重要?获得和丧失,哪个更有害?因此,过分贪爱,必造成更大的破费,贮藏得愈多,也必然损耗得愈多。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你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身心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健康。

老子一再强调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即要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他又说要“不贵难得之物”,即不要看重稀有的商品,而要“为而不争”,即做什么事都不要和别人争夺,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

老子的这个养生哲学,在今天看来,也颇有几分道理。例如,现代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即将一只装有兔子的笼子放在一个装有猛虎的笼子旁边, 让这兔子成天看着老虎而惶惶不可终日,对任何“美味”也不爱吃,也睡不好,结果不多久这兔子就萎靡不振,缩成一团,消瘦无力。作为对照研究,另一只兔子则被放养在自然的环境里,结果十分健壮。从这个实验即可看出,精神、情绪对人的健康长寿是多么重要。

强调守中

老子说“多言致穷,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还不如保持适中。他还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意即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个整天,所以还是守中好。

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意即应该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这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要过,这样自己才不受损失。

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他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意即强暴的人不得好死。又说“致数与,不与”,意即追求过多的荣誉反而没有荣誉了。所以,他认为最好是“不欲如玉,珞珞如石”,即最好既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也不做下贱的坚石。

老子的养生学说,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继承、发展。如中国南朝大养生家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就说过:“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儒家董仲舒也说:“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

今天看来,对于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这些养生观点仍然是有价值的。

静以养生

老子在阐述其政治、哲学见解的同时,也非常丰富、细微、深刻地描述了做静功(即坐禅或静坐)时的体会和感觉。有人说,老子可能是由于做静功时深得其中奥妙,才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哲学观点,并希望用以治国安民。

例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事物尽管变化纷纭,最后都各自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这成了后世养生家们经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经典的练功诀窍。

我们都知道,静功练得好,会使人舒适无比,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种感觉非一般不练静功者所能体会到,而老子体会到了。不仅体会到了,还写成文字留传下来,堪称难得。例如,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恍惚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深远冥昧啊,深远冥昧中却涵有极细微的精气,这极细微的精气最具体, 最真实。他把练功入静后的美妙感觉,描述得无以复加。

他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大意是人经常可以从无形处看到万物的微妙,经常从有形处看到万物的终极,这两者(有形和无形)各不同,实出一源,都很深远,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可是,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奥妙呢?他认为,只有“专气致柔”(专心守气,致力柔松)和“涤除玄览”(消除杂念,深入静观),才能做到。用气功的术语来说,就是意守丹田,静到妙处,想着丹田可以看其微妙,不想丹田可以看到其终极,千变万化,玄妙莫测。这正是静功入静的写照。可以设想,老子若非练静功深有体会,他是描绘不出这样细微的。

老子不仅对静功深有体会,而且也提出了一套练静功的方法。例如,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思是若从气功或静功角度来理解,即为消除杂念,意守腹部,削弱欲望,强健筋骨,当然,老子要把这种主张推广到治国治民,让人人都如此(“常使民无知无欲”),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做静功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历来为修炼者所重视。

怎样才能入静?老子指出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意即要塞住知识的穴窍,关上知识的大门,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以便入静。这可说是中国气功消除杂念、引导入静最古老的诀窍。

综合上述可见,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邀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等都曾坚持练静功,而且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所以,老子不仅是大哲学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养生家。http://i.isyin.blog.163.com

  

来源:http://i.isyin.blog.163.com/blog/static/95756969201111411611207/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