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童:论物体串场运动的物理学_4.其他相关信息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新知 > 4.其他相关信息 > 详细内容
马宝童:论物体串场运动的物理学
作者:马宝童  发布时间:2019/10/10  阅读次数:4461  字体大小: 【】 【】【

论物体串场运动的物理学

马宝童

      

经过较长期的探索和思考,我写出了这篇《论物体串场运动的物理学》的论文。

我读过关于介绍“周易八卦文化及“气功的书籍,其中神奇的知识深深启发了我,使我陷入长期的思考之中,致力于用科学方法来描述这类特殊的自然现象,也就是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出这类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形式。

预知和后知,是人体的特异功能之一,这是关系到人观察某类自然实体所存在的某种状态是先是后的时间问题。要探索时间的奥妙,必须研究狭义相对论,因为这是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启发下对时间问题做的第一次有意思的探索,并给予了合理的数学描述,通过对狭义相对论的学习和研究,我产生了两个理解:

一、狭义相对论的成立,不止是依赖着光速不变原理,更根本地是依赖着人类利用可见光观察自然事物的这种一般的生理特征。

二、光的存在和运动并不是与自然实体无关的,而是有关的;正因为有关,所以惯性系的自然实体都才能以各自的存在观察到以C速度运动着的光的存在,也就是说任何自然实体的存在与其观察到的光的存在在相对以C速度的运动中联系着、统一着。

受到这两种“理解”的启发,我想到,如果假设存在另外一系列与可见光相对运动并且运动特征相同于“光速不变原理”的信息场,人类又能利用这系列信息场感受自然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那么人类利用这系列信息场观察自然事物的结果就会不同于日常用可见光观察的结果,这种观察结果的不同不就存在预知和后知的关系吗?这样,我就在文字的开头提出了三种基本原理。

由于信息场的变化致使人类感受空间、时间及关系的不同,所以把所有的信息场统称为时空场。而且如果一个人不断变化利用不同的时空场观察自然事物,就把这种变化叫做此人的串场运动。变化使用不同的时空场是此人的场存在状态的变化,此人在这种变化中不但感受到空间和时间异于“常态”,而且人体对外界事物产生一些奇异的效应。这样来思想,使我对气功特异功能现象产生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就可直接了当的说:“气功特异功能的基本原理是串场运动”!

[注:串场一维是宇宙空间的第四维!

串场运动是宇宙空间的第四维运动!]

但是这里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除可见光以外的那些信息场是什么场?对此,我在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启示下,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些信息场就是电磁场,只是波的频率不同;就是由于频率的不同,在相同方向上运动的电磁波本身之间是相对运动的,但是所有频率的电磁波对于自然实体的运动速度却都是相同的,即等于光速C值。

还需特别说明,在最后面的文字中,提出在关于γtγt′)的方程中的常数8”正是与《周易》中的“八卦”相呼应、相契合的。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因为一个做串场运动的参照系观察到另外的参照系呈现“8”种不同的性状,是与《周易》中的“八卦”观点原理一致的。这说明东方文化中的直觉思维方式与西方文化中的理性思维方式是相通的、可融的;但必须经过“串场运动”的理论来粘合

一、关于“时空场”的推想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发现了运动物体之间空时关系的相对性,使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成为相对的、具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然而,离开光速不变原理,运动物体具体的相对的空时关系,也无从谈起了;因为光及光速不变原理是具体的,所以运动物体的空时关系才是具体的。这表明,光及光速不变原理对运动物体的空时关系有着决定性作用。

        光是光子的运动,光弥漫空间。我们把光子的运动形成的场称为“光子场”。“光子场”就是一种时空场!

        这里所谈的光是可见光。

        我们为什么对空间和时间及其关系就只在光子场中(即依赖可见光的照明)考虑呢?这不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空间和时间,又以“光子场”以新的方式将空间和时间绝对化了吗?

        因此,本文首先提出这样的基本假设:宇宙间存在着无数种对运动物体的空间和时间及关系有决定作用的时空场。

        气功效应的实践事实是提出这个基本假设的客观依据。这里,我不必要举出气功方面的事例来;因为气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是早已为历史所承认肯定的。

        从逻辑上讲,宇宙空间无边无沿,是无限大的,在这个空间内,大至天体系统,小至质子、中子、电子等等基本微粒,存在着无限多种物质。在这个无限大、存在着无限多种物质的空间内,怎么能仅仅存在着少数象光子场这样的时空场呢?时空场种类的“有限”性与宇宙空间及物质的“无限”性是有矛盾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承认“宇宙空间存在着无数种时空场”。

二、 多普勒效应的启示

光的多普勒效应可叙述如下:面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与静止光源相比)将向高频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低频方向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

这里,请我们想象:相对于观测者运动的光源的谱线向高频或低频的移动,也就像观测者在不同频率的光谱线中“串”着“行走”一样。

如果我们认为一种频率的光波弥漫空间形成该种频率的“场”,那么,多种频率的光波弥漫空间就形成多种多层次的“场”,观测者在不同频率的光波的“场”中“串”着“行走”就可称为“串场”!

为什么面向或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与静止光源相比)向高频或低频移动,从而形成观测者在光谱线中的“串场”效应呢?这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光之间有着能量的差异和作用关系,按照光子能量公式E=λγ,光子的能量E只与频率γ有关,频率γ越大(或越小),光子的能量E就越大(或越小),这种能量的差别反映在空间的运动上,就可以表达为“不同频率的光线是相互运动的”。

光就是电磁波。所以我们把以上对“光”的论述推延到所有频率的电磁波中,也是成立的。于是,就推论如下;

1、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面向观测者运动的电磁波源谱线(与静止电磁波源相比)将向高频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电磁波源谱线将向低频方向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

2、一种频率的电磁波弥漫空间形成一种电磁场,所有频率的电磁波弥漫空间就形成多种多层次的电磁场。相对观测者运动的电磁波源谱线向高频或低频的移动,就像观测者在不同频率电磁波形成的场系中“串”着“运动”一样,这种运动就称为“串场运动”!

3、不同频率的电磁量子之间存在能量的差异和作用关系,表现在空间运动上,可表述为“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之间是相对运动的”。

三、三个基本原理

前面,已推想到“宇宙空间存在着无数种对空间和时间及关系有决定性作用物质时空场”,再根据多普勒效应启示和分析,这里提出三个基本原理。

设有S系和S′系, S系在光子场中(即可见光的照明),测得S′系为惯性系,以速度U相对于S系沿X轴正方向运动,如下图所示:

          

[原理一]:    S系和S′系相对运动的空间内,存在着由一系列不同频率而相对均匀的电磁时空场(包括光子场)组成的场系;在该场系内,不同频率的电磁场是相对运动又连续存在的。

“相对均匀”的意思:(1)所有频率的电磁波在任何方向上都相对平行,不弯曲;(2)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于一种频率电磁波,其它任一频率的电磁波的运动速度都有确定的数值。

“相对运动又连续存在”的意思:相对任何一种频率电磁波的运动速度△C,无论取任何值,都能有一种频率的电磁波存在而于△C的值相对应。

    电磁场之间是相对运动的。虽然S系和S系都不会测定出电磁波在空间运动速度的差别,都是光速C,但做为任何两种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磁量子波本身之间不会是相对静止的,应该是相对运动的;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频率的差值,也即电磁量子“能量”的差值。

设在某一时刻,S系用场系中某种频率电磁场波观测S'的运动,那么S系在此刻的状态就称谓S系的该频率场存在状态,用“Q”表示,单位用“易”。如前所述,S系在光子场中(可见光的照明)观测S'系的运动,那么S系的场存在状态就是光子场存在状态,可表示为“Q光子”。

假设S系在△t时间内,对S'系的观测从用电磁场波频率1变化到用频率2,则S系的场存在状态从Q1变化到Q2,场存在状态的变化量Q=Q2Q1,我们就把S系的这种场存在状态的变化,叫做S系在电磁场系中的串场运动。串场运动速度用ψ表示。可以看出,△t时间内的平均串场速度=,那么,ψ==,单位:易/秒。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场存在状态的差别是由于不同频率的电磁场之间相对运动速度C的存在,可设△C=fQf是一个常数,如果规定,△C每变化1/秒,△Q就变化1易,则f=1/.易,

从而式子         = f         成立

    = f   

         =                     ψ=  

         =fψ

      反映了S系在串场运动中,串过不同频率的电磁场的由场之间相互衡量的空间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单位:米/2

  Q、ψ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取决于△C的方向。例如,在光子场中的S系向以光衡量的空间运动速度大于光速C的频率的电磁场中串场时,△C为正值,Q、ψ都为正值,串场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若S系向以光衡量的空间运动速度小于光速C的频率的电磁场中串场时,△C为负值,Q、ψ都为负值,串场运动方向为负方向。

这里特别说明:

1、在以下文字中谈到的“光子场”仅指可见光,而非可见的电磁场(波)一般就称为“时空场”。文中所说的“时空场”都是指电磁场;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就称为不同的时空场。

2、在以下文字中的“在某种时空场中”与“用某中时空场观测”是同一意思。如文中“在光子场中”与“依赖可见光的照明”就是同一意思。

[原理二]: 在自由空间中,S系和S′系观测任何相对光子场均匀的时空场的速度都具有相同的量值C,等于光速。

这个假设的提出,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至今为止,物理学任何实验都没有发现超光速的量子场。时空场对于宏观物体的速度都相同,说明时空场都是相对均匀的。

[原理三]S系(或S′系)在任何时空场中观测S′系(或S系)的运动速度最大不超过光速C

        狭义相对论认为,任何物理方法都不可能使粒体的速度超过光速C。结合[原理二],既然S系和S′系观测任何时空场的速度都是C值,那么C值应当就是S系(或S′系)在任何时空场中观测S′系(或S系)运动速度最大的量值。

四、串场运动

在前面,本文提出了“串场运动”的概念。这里,必须做为一个特别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因为,1、“串场运动”是一个新概念、新名词,是本文的创见;2、“串场运动”是本文依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

串场运动,是一个运动的概念。但它不是物体的空间运动,而是物体与外界大自然进行能量交换时所依赖的物质场种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表现为一种“运动”。

应当承认,宇宙中的一切质量体都不是封闭性系统,而是开放性系统,也就是每时每刻地与外界自然不停地交换着场物质。并且,交换场物质的种类也不断地变化。场物质交换既是质量的交换,根据E=MC2,又是内能的交换。交换场物质种类的变化,使质量体在质量和内能的交换方面具有了“运动”的意义。这种能量的交换不同于宏观物体相互“碰撞”的能量交换。因为“碰撞”的能量交换完全靠物体的空间运动实现的,并且“碰撞”仅是空间运动的巧合;而这种能量交换不是靠空间运动,而是物体在空间“静止”靠物质场的运动实现的。由于物质场弥漫空间,物质场运动及“碰撞”不是巧合,而是时时处处都发生着,因此,这种能量的交换是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地。

物体用一系列物质场与外界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换形成物体对物质场的“自然呼吸”。“自然呼吸”的物质场及种类的多少,可形象为“呼吸”的广度和深度的大小,物体在“自然”的状态下,能够使用不同的物质场进行“呼吸”,无论能“呼吸”物质场的种类是多是少,都说明物体在“自然”状态下就具有串场运动的基础。“呼”的过程中,物体不断辐射一系列物质场,物体串场运动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ψ为正值;“吸”的过程中,物体不断吸收一系列物质场,物体的串场运动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ψ为负值。这样,物体对物质场的“一呼一吸”形成了一次自然的“串场振动”。因此,应当认为,“自然状态”的物体处于“串场振动”状态。

但是,“自然状态”物体在“串场振动”中所串过物质场的种类是很有限的,并且只是在某种物质场的“附近”进行振动。

为什么“自然状态”物体只做串场振动,而不能沿一定的方向串场运动下去呢?这是由于基本粒子对场物质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缘故。如果消除这种吸引、排斥的力量,物体就可以在外界大自然的驱使下,沿一定的方向串场运动下去了。

在空间或系统中的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使用它周围存在的所有时空场观察事物的器官和功能,那么,这个物体就可以紧随它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时空场种类的变化,而变化使用不同的时空场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我们把物体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形象为物体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使物体的串场运动的物理学同空间运动的物理学获得联系,串场运动的物理问题就可以化作为空间运动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了。

、运动速度、运动状态的讨论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推导惯性系之间的空时关系—洛伦兹变换式时,开始除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两个基本假设外,还根据了这样一个假设:两个惯性参照系S系和S′系之间运动速度为μ。

这里提出疑问:如何知道S系和S′系为惯性系,又如何知道它们之间的运动速度为μ?一般回答必定是:可以测量出来。然而,又问:测量怎么能够进行?结果怎么知道?一般回答又必定是:在光的照明下,测量就可以进行,结果就可以知道。

很好!光就是光子场,这就是说,测量的结果是S系和S′系在光子场中的相对运动状态。也说明了,开始无意识地还做了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假设:两个参照系S系和S′系在光子场中相对运动速度为μ!

我们考虑这样的问题:虽然S系和S′系都观测不到时空场之间的运动,但时空场本身之间是相互运动的。而时空场本身之间的运动是否对S系和S′系之间的运动速度、运动状态有影响呢?也就是说,两个参照系S系和S′系在光子场中测定为相对以μ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其它的相对光子场运动的时空场中测定速度是否还是μ呢?又考虑,如果S系做串场运动观测S′系运动是否还是匀速的呢?

请看下面的分析和讨论。

如下图,设S系单在光子场中观察S′系以速度μ相对于S系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 t= 0时刻两坐标系的原点OO′重合。                                                                                               

                            

那么,S系和S′系的时空关系—洛伦兹变换式为:

                              X=γ(X—μt)                                 

y=y                                                       

Z=Z                                                       

t=γ(t—μt/c2                             

X=γ(X+μt′)

y = y

Z = Z

t = γ(t+μx/c2

其中γ=

设一事件在S′系某点X=ξ处发生,用固定在S′系中的时钟量度,这事件发生在t1′时刻;另一事件也在X=ξ处发生于t2′时刻,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t2′—t1′,而S系(在光子场中)用固定其上的时钟量度,前一事件发生在t1时刻于X1处,后一事件则发生在t2时刻于X2处,根据洛伦兹变换,

则:   X1=γ(ξ+μt1′)

                            X2=γ(ξ+μt2′)

那么:   X2X1=γμ(t2′—t1′)=t2′—t1′)

        这里认为S系和S′系都有用任何时空场观测事件的器官和功能。

又假设,S系和S′系若在另一类相对光子场运动速度△C的均匀时空场中相互观测对方的运动及发生的事件,

则有下式:(X2X1+X=t2′—t1′)     成立

根据原理(二),在自由空间中,S系和S′系观测任何相对光子场均匀的时空场波的速度都具有相同的量值,等于光速C。那么,上式中的(C+C)仍必须用C来代替,而左式中存在坐标变化量△X,则右式必须有除C以外的某物理量对应△X存在变化量,或者μ有变化量,或者(t2′—t1′)有变化量,可以认为,(t2′—t1′)是不变的,因为这是S′系观测对它静止的一点(X=ξ)上发生的两个事件的间隔时间;只可能变化的是μ,变化量为△μ。则与(X2X1+X对应的是μ+△μ,

即:   X2X1+X=t2′—t1′)

那么:   t2′—t1′)= t2′—t1′)

则: =

两边平方:   

则:        

对该式进行因式分解,变化组合,并等式两边同除以t可得:

[C4+2 C3C+ C2C2+2Cμ2C+C2μ2]

+[ 2C4μ+4 C3μ△C+2 C2μ△C2+4 Cμ3C+2μ3C2]+[Cμ4+2 Cμ4]=0

△μ是△t的同阶无穷小,△C也是△t的同阶无穷小,

      =δ,                 又           =

      =0 =0                =0

如果对上面的等式两边取是t 0的极限,则得式子:

2C4μ= -2Cμ4

  则:   C3δ= -μ3

那么:     δ=

如果S系在任一均匀时空场中测定S′系的速度为ν,上面的证明仍然成立,

即:       δ=

这样看来,S系在光子场中观测S′系的运动速度为μ,而在其它时空场中测定,S′系的运动速度不再为μ了,而有变化量△μ。而若S系连续用不同的时空场观测,即S系做串场运动时,S′系的运动却是变速运动,变速度为:

δ=

现在来分析式子:δ=

δ与ν、$两个因素有关。

⑴ 当为负值时,由于前面假设S′系沿S系的X轴正方向运动,S系串场运动初始观测到S′系运动速度为μ,μ为正值,那么,串场运动的S系观测S′系的初始加速度为δ0  δ0= ,为正值δ0的方向与μ的方向一致,S系串场运动初始就观测到S′系是加速的。总的看来,ν的值是逐渐增大的,δ总是正值。当为负值时,串场运动的S系观测S′系做加速运动,可以写成δ= ︱。

根据δ=︱,在不变的条件下,δ将随ν的增大而增大。但是,根据原理(三),S系在任何时空场中观测S′系的运动速度最大不超过C(电磁波的速度)。这样,S系串场运动足够时间后,观测到S′系的运动速度ν→C时,加速度δ就应当趋于零,而使δ趋于零的条件唯有︱︱趋于零。也即:当ν→C时,必须︱0

这样看来,︱︱应当是随着ν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减小的;当ν具有最大值C时,       ︱︱具有最小值0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考虑一种特殊情况,S系在串场运动中观测到S′系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在μν≤C的范围内,δ值保持不变;再根据δ= $,-ν3的值必须保持不变。但当ν=C时,︱减小为零,即S系不能再做串场运动了,致使δ突然为零。

⑵ 当为正值时由于S系串场运动初始观测S′系的初始速度μ为正值,根据

δ0= $,δ0为负值,δ0的方向与μ的方向相反,这样看来,S系串场运动初始就观测到S′系的运动是减速的。总的看来,只要ν>0时,δ总为负值,ν的值总是逐渐减小的。当为正值时串场运动的S系观测S′系的运动是减速运动。

根据δ= $,如果保持不变,δ是随着ν的减小而减小的。但是当S系串场运动足够时间,观测到S′系的运动速度ν减小为零时,δ必须为零。因为为正值,符号不变,若δ不为零,致使ν值无论再为正值或负值,都不能使ν与δ的符号相同。在

ν=0的基础上,δ与ν的符号不相同是不合理的。唯一合理的情况就是:当ν=0时,

δ=0

又考虑,当ν=0时,无论取任何一个具体的数值,总有δ=0就可以取一个很大的具体数值了。在0νμ的范围内,当ν有最小值0时,有很大的数值,说明是随着ν的减小而增大的。结合前面⑴中的分析,这里考虑S系串场运动观测到S′系的运动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0νμ的范围内,δ的值保持不变。那么,-ν3的值必须保持不变,而当ν减小为零时,取得很大具体的数值,致使δ突然变为零。

既然在前面的分析中,认为δ是一个不变化的量,那么就可以依靠S系串场运动的初始状态确定δ的值。根据δ=$,ν的初始值ν0就是μ值,的初始值可写为0。串场初速度可记作ψ0,则

                                          δ=0

前面已有=fψ,则0=fψ0,那么,δ=  fψ0

在前面的分析中,S系在串场运动中对S′系的观测;反过来,若S′系做串场运动观测S系,结果也是一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S系在光子场中观测S′系的运动状态为速度μ做匀速直线运动;而若S系在串场运动中观测,S′系的运动状态就变化为以初速度μ、加速度

δ= fψ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这表明,物体之间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不是先验的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空场的不同而变化的。我们知道,时空关系是与物体之间的运动速度密切相关的,时空关系就应随着时空场的不同而变化。那么,串场运动的S系和S′系之间的时空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进行分析和推导。

六、关于运动物体在串场运动中时空关系的推导

前面已经说过,在光子场中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若在一系列相对均匀的时空场(包括光子场)组成的场系中做串场运动时相互观测,则变为相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了。

这里,就进行分析和推导运动物体在串场运动中之间的时空关系。

还是设有S系和S′系,S系在光子场中(即可见光的照明)观测S′系以速度μ相对于S系沿X轴正方向运动。又设在t = t=0时刻两坐标系的原点OO′重合,同时S系和S′系都以相同的初速度ψ0做串场运动。这时,S系观测到S′系开始以初速度μ、加速度δ=fψ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S′系则观测到S系开始以初速度-μ、加速度

-δ=fψ0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且,同时t = t=0时刻从共同的原点发出一组时空场波信号。

        因为,根据原理[]:在自由空间中,S系和S′系观测任何相对光子场均匀的时空场的速度都具有相同的量值,等于光速C,所以,S系或S′系观测所有场信号的波阵面应当在同一空间点上。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S′系的原点到达下图所示位置,该组场信号的波阵面沿X(或X′)轴的方向到达P点。图示如下:

并且,自S系和S′系分别观测到P点的坐标各为

                X=C t             y=0             Z=0             (自S系观测)

                X=C t′     y=0         Z=0         (自S′系观测)

X′,t′)与(Xt)之间的变换关系为:

                  X= X′(Xt)             或               X= XX′,t′)

t= t′(Xt)                                   t = tX′,t′)   

因为我们所选取的点在X(或X′)轴上,y = y=0Z= Z=0,所以上述(Xt)与(X′,t′)的关系式中不含(yZ)和(y′,Z′)的项。

又因为这是对同一事件自S系和S′系所观测的结果,所以可首先假设一线关系

                                    X=a1X + a2  t

由于t = t=0时刻两坐标系重合,S′系以初速度μ、加速度δ沿+X方向相对于S系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自S系观测,在t 时刻对于X=0点,应有X=μt+δt2

        0=a1μt+δt2+ a2  t

        a2= - a1μ+δt

  a1  a2分别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系数。由于上式中含有时间t,说明a1  a2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定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的,这是因为S系或S′系做串场运动使空间和时间的关系相对失去均匀性的缘故。还应说明的是,a2= - a1μ+δt)中的“t”与X=a1X + a2  t中的“t”虽然数值相同,但意义却不相同。a2= - a1μ+δt)中的“t”描述系数a1  a2之间关系的变化,而X=a1X + a2  t中的“t”是象征着由于S系和S′系观测的是同一事件,它们的时空坐标之间应具有的一线关系。

a2= - a1μ+δt)代入X=a1X + a2  t中,则得:X=a1[X -(μt+δt2]

可以考虑到,a1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t变化的函数,因此a1可以写为关于t的函数形式γt,则X=γt[X -(μt+δt2]

S′系测定,S系则以初速度-μ、加速度-δ沿- 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而在t′时刻,对于X=0的点,应有X= -(μt+δt2);

X=γt[X -(μt+δt2]相应,XX′,t′)可写为:

                              X =γt′)[X+(μt+δt2]

这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S′系无论实际上是否做串场运动,都必须认为S′系观测S系的运动为以初速度-μ、加速度-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只有这样,S′系的空间时间坐标才能得以与串场运动中的S系的空间时间坐标进行变换关系;“δ”就反映着S系的串场运动。这样,在S系和S′系任何“统一”的时刻,γtγt′)的值应是相同的,

即:   γt=γt′)           γt′)=γt

那么,将X=γt[X-(μt+δt2]代入X=γt′)[X+(μt+δt2]中可得:

t=

        X=C t′,又X=γt[X-(μt+δt2],     则有:

γt[X-(μt+δt2]=C

对该等式首先两边平方去根号,然后按X=C t变化;最后得到关于γt的方程:

同理,若将X =γt′)[X+(μt+δt2] 代入 X=γt[X -(μt+δt2]中,并使γt=γt′)可得:

                      t =

X=C t,又X =γt′)[X+(μt+δt2],则有

γt′)[X+(μt+δt2]=C

对该等式先两边平方去根号,再按X=C t′变化,最后得到关于γt′)的方程:

φ=β= 前面两个关于γtγt′)的方程可表示为:

φt(φt +2β-22γt3- 4(β+1)(φt +2β-2)γt2- 8 =0

φt′(φt+2β+22γt′)3+ 4(β-1)(φt+2β+2)γt′)2 + 8 =0

由于δ=  fψ0,则φ=,若再设

φ=-fβ3。可以看出,当μ、ψ为一定值时,γtt的函数,γt′)t′的函数。

为了使串场运动的时空坐标与不串场运动的时空坐标区别开来,串场运动的时空坐标表示为和(),γt表示为γt′)表示为。那么,串场运动的S系及S′系观测所得的两组时空坐标和()之间的变换式及逆变换式为:

        

        

或表示为      注意:取正实数值

的方程就应表示为:

φφ  +2β-223- 4(β+1)(φ+2β-22- 8 =0

        

        

或表示为      注意:取正实数值

方程就应表示为:

φφ+2β+223+ 4(β-1)(φ+2β+22 + 8 =0

上面变换式中的符号关系:

        

        φ=

显然,串场运动的S系和S′系之间的时空关系变化式不同于爱因斯坦—洛伦兹变换式,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试想,还是以S系观测S′系的运动为例,如果S′系中某一时空点处发生了一事件,S系在光子场中观测得到一种结果,而若S系串场运动观测却得到另样的结果,这两种结果之间不就存在着相对预测与回忆的关系嘛!

七、时空关系的分析和讨论

在前面已经推导出相对运动的物体在串场运动中的时空坐标变换关系式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时空关系的问题做一点分析和讨论。

这里,首先讨论一下关于的两个方程:

φφ  +2β-223- 4(β+1)(φ+2β-22- 8 =0

φφ+2β+223+ 4(β-1)(φ+2β+22 + 8 =0

1)当ψ0=0时,也即S系和S′系都不做串场运动时,则,且φ=-fβ3=0

两个方程就可以为:

-8(β+1)(β-12 _  8 =0

    8(β+1)(β-12  + 8 =0

    ==

由于是常数了,并且完全相等,则可用γ代替,即γ

再考虑,ψ0=0可使=0显然,这种情况就是S系和S′系相对以μ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S系和S′系之间的时空坐标关系式就是爱因斯坦—洛伦兹变换式:

X=γ(X—μt)                                     

y= y

Z= Z

t=γ(t —μX/c2

X=γ(X+μt′)

y = y′                                                               

Z = Z′                                                             

t = γ(t+μX/c2                                   

        其中γ,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了。

这里的ψ0=0可以结合前面谈到的“串场振动”来理解。由于自然状态的物体在串场振动一个周期内,串场速度的矢量和为零即∑ψ=0,可看作为物体不做串场运动,串场运动的初速度ψ0=0

2)当μ=0时,也即S系和S′系在光子场中测定为相对静止时,β==0,并且

φ=-fβ3=0,两个方程就化为:

8_  8 =0

    -8  + 8 =0

,可写为γ=1

再考虑,如果μ=0,即使ψ0不为零,总有=0。这说明,在光子场中相对静止的物体既是做串场运动,也不会出现空间的变速效应。时空关系则可表示如下:

X=XX0

y= y

Z=Z

t= t

                                                      

X=X+X0

y = y

Z =Z

t = t

其中X0S′系的原点O′在SX轴上的静止的坐标值。如果X0=0,则X=X′或者X=X

下面就对时空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还是以前面的S系和S′系相对运动情况为例。设S′系某点X=ξ处在t=τ时刻发生了一事件,这事件用时空关系表示为(ξ,00,τ)。由于作为S′系本身一点X=ξ,相对于S′系是完全静止的,根据前面对关于的方程的讨论(2),可以知道,无论S′系本身是否作串场运动,观察该事件发生的时空坐标都是(ξ,00,τ)。而若S系观测,由于它相对于S′系运动,单在光子场中观测与在串场运动中观测,结果也即事件发生的时空坐标将是不同的。

(1)  S系单在光子场中观测的结果:

X=γ(ξ+μτ)

y = 0                                                               

Z = 0                                         

t =γ(τ+μξ/c2

其中;γ=

(2)  S系串场运动观测,结果为:

            [ξ+μτ+1/2δτ2]

= 0

=G(τξ),取正实数值。

可由前面的关于的方程解出。

显然,上述两种观测结果,也即两组时空坐标(X00t)与(00)是不相同的。那么,

1)如果(00)超前(X00t),则(00)是对(X00t)的预测,反过来,(X00t)是对(00)的回忆。

2)如果(00)落后(X00t),则(00)是对(X00t)的回忆,反过来,(X00t)是对(00)的预测。

还可以认识到,在μ不变的条件下,(00)和(X00t)之间的预测回忆关系如何,取决于ψ的方向和大小;调节ψ的方向或大小就能调节(00)和(X00t)的预测回忆关系。

以上这些,应当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奇妙的气功预测后知特异功能的基本科学原理。

八、物体串场运动的动力学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尤其变化的动力原因的。两个在光子场中观测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而若在串场运动的状态中观测却变化为相对做变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说明物体在串场运动的过程中是会有动力效应的。现在,我们就研究和分析这种串场运动物体的动力效应。

(一)串场运动的基本力学方程

还是以前面S系和S′系运动情况为例,在光子场中,S系和S′系以速度μ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我们假设,只有S系在做串场运动,S′系不做串场运动,那么S系观测到S′系沿+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而S′系却观测不到S系运动速度的变化,相对应地,应认为S′系“观测”到了S系的串场运动,S′系观测到S系做串场运动的标志是S′系能观测到S系的一系列动力学现象。

这里认为,S系和S′系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建立的,它们分别代表两个物体;自然,S系物体在S系的原点O处,总有X=0S′系物体在S′系的原点O′处,总有X=0,那么tt′的关系式可简化表示为t=Gtt=Gt′)。并且,假设两个物体的静质量完全相等,都为m

1S系观测S′系,S′系沿+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S系看来,S′系就象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一样。这样,就虚设S′系受到一个F′的作用力。设在某t时刻,S系观测到S′系的运动速度为ν,质量为m′,根据相对论的力学基本方程,在该t时刻,虚设力F′应为:

                      

        也即     

并且,在t时刻,观测到S′系物体动能的微变化量:

dEk= Fds= F′νdt=νdm′ν)

2S′系观测S系,S系做串场运动,S′系在与前面(1)中的t相“统一”的

t=Gt时刻,观测到S系受到一个串场力F的作用。

    dA=FdQ

定义:A是外界自然对S系所做的串场功。dA是串场功的微增量,而dQS系场存在状态的微变化量。

S′系没有观测到S系的动能的变化,那么,外界自然对S系所做的串场功dA就是使S系获得串场运动而内能发生的变化量dE

                                                   dE = dA

dE = FdQ

3)我们考虑,前面假设S′系和S系两物体的静质量完全相同,都为m0。当S系不做串场运动时,S系和S′系相互测定的运动质量也是相等的,都为

如果S系不做串场运动,将观测不到S′系的动能的变化;而观测到S′系动能的变化完全是由于S系自身的串场运动引起的。也即S系不做串场运动时,任何时刻观测S′系动能的变化量dEk=0;而在S系和S′系两物体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tt=Gt“统一”的时刻,串场运动的S系观测到S′系动能的变化量dEk′应与S′系观测到S系的串场功增量相等,即dEk=dA,且dEk=dE

那么     FdQ =νdm′ν)

并且     F=ν

又由于     ψ=

      Fψ=ν

那么       F  =

        这就是物体串场运动的基本力学方程。

从这个方程中可以认识到,自然状态下的物体不可能绝对ψ=0,而应当是串场运动速度的矢量和∑ψ=0。如果绝对ψ=0,那么物体将受到外界自然的力F无穷大的作用,因此,自然状态下的物体都是处于“串场振动”状态的。

再根据,当ψ为正值时,由于都为负值,而ν和m′总是正值的,则F为负值,Fψ就为负值,外界自然做负功,物体的内能和质量都是减少的。而当ψ为负值时,都为正值,则F为负值,Fψ就为正值,外界自然做正功,物体的内能和质量都是增大的。

(二)串场运动物体的质量和内能

前面已经分析出,物体在串场运动中,质量和内能都是变化的。

1)引用相对论的结果:

      m =   Ek=mC2-mo  C2

那么应有:

  Ek′是串场运动的S系在t时刻观测到的S′系动能的变化总量。

,这是S系在t时刻观测到的S′系的内能,由于在t时刻,ν=μ+δt,则可写为。其中,是相应的质量。

,这是S系在t = t=0时刻观测到的S′系内能,其中,是相应的质量。

引用前面(一)中分析的结果: dE = dEk

由于dE = dEk′是对任一时刻tt=Gt分析出来的,则该式对任何时刻都适用。

这样       △E = Ek′   成立

E S′系在与t相“统一”的t=Gt时刻观测到S系内能的变化总量,

则有     △E =

          2)如前所述,若在假设S′系也做与S系同样的串场运动,就将会观测到S系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与t相“统一”的t=Gt时刻,观测到S系动能的变化总量为:

    △Ek =

EkS′系在t=Gt时刻观测到S系动能的变化总量。

    ,这是S′系在t=Gt时刻观测到S系的内能,其中是相应的质量。

            ,这是S′系在t = t= 0时刻观测到的S系的内能,其中                                                是相应的质量。

          而()也是S′系在t=Gt时刻观测到S系内能的变化总量,可用△E°表示,

      △E°=EK=

        3)在(1)中分析出,S′系在与t相“统一”的t=Gt时刻观测到S系内能的变化总量:

E =

而在(2)中分析出,S′系在t=Gt时刻观测到S系内能的变化总量:

    △E°=

显然,由于t=Gtt,所以△E≠△E°。我们考虑,对S′系的观测来讲,在同一t=Gt时刻,S系内能的变化总量是“同一件事”。而在承认相对论的结果m=Ek=mC2-moC2的条件下,从(1)和(2)两种关于S′系观测S系内能变化的分析中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可以这样认为,这是由于S系的串场运动,使S系和S′系之间的时空关系失去均匀性的缘故。在两物体相“统一”的tt=Gt时刻,S′系观测S系内能的变化依赖于观测质量的变化,得到结果为:

E°=

但是,S系在t时刻“实际”内能的变化总量:

E =

    △E — △E°=    这部分能量,在S′系看来,不是以“质量”的方式存在于S系物体的“体”内,而是以“场”的方式存在于S系的“体”内。S′系观测到这种以“场”方式存在的能量,就象“气”一样保护在S系物体的体内。“气”的能量:

E =

这应当就是通常所说的“气功”的基本物理原理

九、串场运动与“八卦”的契合

根据前面的关于γtγt′)的方程考虑,当μ=0时,则:

      γt=        γt′)=

并且代入XX′轴坐标关系式中

X =X′           X=X

也即       X =              X=  

”虽然在数值上等于“1”,却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X =

右式的分子8 X′”是表示8中不同性质和状态的“X′” ;虽然这8种“X′”的坐标值都相等,但性质和状态是不同的。参考东方文化《周易》中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可将这8种不同性质和状态的“X′”分为XXXXXXXX,则式子X =化为:

X =

同理,如果从yy′轴坐标或ZZ′轴坐标的关系考虑,也可得:

y =

Z =

这种式子表明,S系在观察S′系的过程中,发现S′系的任何一个空间点都循序呈现出8种不同性质和状态;反过来,S′系也会观察到S系的任何一空间点的8种不同的性质和状态。这也正是古人在特异状态(串场运动)中将一切事物归结成“八卦”进行解释和分析的原因。

        

本文是作者本人由于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特异现象的好奇,而对大自然长期思考形成的一种物理思想。如果本文确能对解开气功特异功能之迷有所启示,为解释一些特异现象在物理原理方面有所贡献的话,作者将深感欣慰

作者姓名:马宝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1213日;

联系地址:山东省肥城市陶阳煤矿社区东区12号楼2单元502房间;

联系电话:18954860849E-mailmbt5188@163.com

写作时间:公元19933月至6月;

                        曾发表刊物:公元1996年《神州气功》第16期全年连载发表。

来源:蓝星新时代网www.lxxsd.cn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