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产业的唯一正确认识和出路
信息产业、新材料、生命科学、核聚变、物理研究、新能源,如果没有完全完备的产业,是绝对不行的,是一定危及国运的。
市场和产业链条根本不是问题。中国这么大,人口众多,东部新兴产业不具备的产业链条,完全可以交给中西部省份还有东三省{笔者早就建言新兴产业链条延伸对民族团结国家凝聚力的前提重要性},还有中国的兄弟国家。
现在的传统产业,比如义乌市场商品的生产,完全可以交给乡镇企业,而且基本上已经如此。现在需要全国各地都要参与国家新兴产业新兴科技的发展,全国都要转型升级。
美国就是扶持小兄弟的产业,这让小兄弟更加经济上依附依赖美国,政治上就更加倾向美国,让小兄弟更加做自己得力帮手,更加显示美国政治经济的竞争力。
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在稀里糊涂,怎么回事?
中国应该扶持巴基斯坦朝鲜柬埔寨。由近及远——扶持古巴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扶持世界上倾向中国的国家。可以成立一些专门应对美国制裁的公司和银行,大力扶持伊朗这样的国家。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国内外的统筹协调,完完全全建立完整的新兴产业。现在很明显,中国完全比美国更有组织性效率,完全可以比美国更好更快的干事创业。
这些起码的布局严重滞后,甚至根本就像没有似的,这是严重的不作为,各界各部门一定存在吃里扒外的搞破坏。以前还破获这样的案件,现在怎么没动静了,岂不怪哉?
中国所以能发展起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严肃认真,肃清吃里扒外。
事实上,其他专家的意见都很中肯,都真正的指出需要认识和解决的。而这个刘明,鼓吹中国发展芯片应该打小算盘算小账,就是反对中国完全掌握新兴产业,就是反对中国的根本大略。这篇文章的篇名,就是突出刘明的胡说八道,这是想干什么?
{最近竟然还有自作聪明为吴敬琏芯片谬论洗白的,可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搞笑,不打自招}
中国芯片路在何方?专家:最大问题是太想明天就成功
2018年05月09日 06:24: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太想明天就成功”
中国的芯片产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在科学、技术、工艺、应用和教育等方面推出可行的公共政策,以形成健康的芯片产业及生态?5月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顶级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CPU中心主任汪东升表示,最近网上的一些爆款文章夸大了国产芯片的能力,对今后芯片产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好事。他认为,“中兴事件”说明我国芯片产业在源头基础上创新不足。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指出,芯片领域的话语权需要深厚的上下游产业基础来支撑,否则就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而我国目前仍然需要进口高精度的螺帽、弹簧等工业零部件,这说明在很多工业领域,我们的产业水平还不够精细。
“现在对待芯片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太想明天就成功,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明天就能成功的。”刘明说。
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的共同意见。由于产业链条非常长,且我国起步较晚,在芯片产业的不少核心环节,我国企业并未掌握足够的话语权。
“现在把中国说得太厉害了,只看市场份额,我们往往会看淡(被)技术垄断的程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国内芯片产业在核心环节上还是依赖国外企业,例如EDA工具软件(芯片设计辅助软件、可编程芯片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设计辅助软件等三类——记者注)一般都是使用国外企业的,流片(像流水线一样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芯片——记者注)也很少在国内做。但中国科技企业一些原创的技术发明可以突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因此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技术方面的短板是逃不过去的,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抱怨没有用。”倪光南说
在汪东升看来,除了产业和技术上的不足,另一个更加隐蔽,但影响更加深远的问题同样值得担忧——人才培养。
汪东升回忆,十多年前芯片半导体产业正处热潮时,有很多高校都培养了不少年轻的专业人才,以当年清华大学的研究小组为例,就有十几个博士,现在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而今天,并没有多少学生愿意报考这个专业方向,大多数本科生、研究生热衷于学习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
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共政策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对此也注意到,系统学习和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课程的学生正越来越少。
研讨会上,倪光南建议,我国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的机构或企业最好都检查一下自身产品的供应链,看看有多少是国产自主可控的,有多少是严重依赖国外的。
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背后的产业安全问题。比如芯片的核心零部件中有多少是单一来源的,“非此不可”;有多少是多方来源的,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但他提醒,我们不能因此强调本土的就一定好,甚至恨不得什么都自己做。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开展国际合作与保护产业安全之间的“矛盾”。
刘明表示,包括芯片、集成电路等产业在内,大多数产业发展都需要在全球开放的语境下进行,尤其是在集成电路这个产业链非常长的领域,涉及到许多学科,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做。身处竞争与合作的国际环境中,她认为我们应该在某些优势环节掌握话语权,“这样别人制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有反制裁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计算所研究员陈左宁认为,芯片产业及其生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应该从顶层设计上作出合理、统一的布局,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投入都应该有统一安排。陈左宁认为,芯片产业的发展要发挥企业的作用,但企业往往因短期利益很难长期坚持下去,这就需要国家更为长远的规划、更加持续不断的战略统筹。
针对目前我国芯片产业力量分散、基础薄弱、掌握话语权较少等问题,身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陈左宁呼吁出台比较统一的顶层规划,将国内国外、开源闭源、产业上下游等问题纳入统一考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林、实习生李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