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UFO事件:倏隐倏现,飘扬无定_1.飞碟新闻_蓝星新时代网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UFO探索 > 1.飞碟新闻 > 详细内容
清朝的UFO事件:倏隐倏现,飘扬无定
发布时间:2012/1/29  阅读次数:3504  字体大小: 【】 【】【

清朝人麟庆的笔记《鸿雪姻缘图记》中的第二篇《延年玩丹》记述了他童年时遇到的一起奇异事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起较典型的UFO事件。


  《鸿雪姻缘图记·延年玩丹》原文:“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三月十四日,麟庆生于河南南阳府署,时大父晓严公官知府。越五载,嘉庆元年丙辰,余六岁,大父亲教识字,并习国语,丁巳,迁粮监道侍宦赴省。戊午,年八岁,居道署之二堂后,有院一区,楼三楹,篆额曰延年。相传有仙居之,户枢严密,非朔望祭祀,戒勿启。楼下东偏,设有家塾,延曹蓄齐师(讳萃,安徽太湖人,岁贡生),余就塾必经楼下。一夜晚归,月明如画。忽见楼头飞起一丹,其圆如珠,其赤如火,随风直上,与月争光,继起者倏隐倏现,飘扬无定,少顷,一丹飞入云际,自上而下,芒含五色。又有一丹,自下而上。两丹相值,化为千百,如璎珞四垂。方注目间,一丹斜飞落肩上,余惊呼,丹即不见。比道光五年,余由安徽颍州守擢河南开归管河道,抵省之日,先拜楼下。有诗云:少小曾游处,而今做宦游。未参新政府,先问旧书楼。祖德期无忝,君恩那得酬。观民原乏术,况复奠黄流。均纪实也。”


  下面根据文章对这起UFO事件做一下简单的评析:


  1.事件发生的时间。嘉庆三年即公元1799年的一个非常晴朗、“月明如画”的夜晚。


  2.事件发生的地点。当时省城(今河南开封)的粮监道道署后院的一座名为“延年”的楼附近。这座楼“相传有仙居之” “仙”、“居”两个字在这里的使用很值得注意,因为中国如有异常的事物出现通常是用鬼怪来形容。例如宋朝苏轼镇江金山寺夜见UFO后写诗“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明朝刘基见UFO后写诗“大月如盘海中出,不知妖怪从何来”。而本文中说当时人们是用“仙”而不用“鬼”、“怪”来形容延年楼上出现的异常事物,这说明以前这里出现的事物是善良无害、光明辉煌的,所以用“仙”来记述。而“居”字说明这个事物不是外来的,是本来就住在这座楼里的,那么以前肯定不止出现一两次,而是多次出现,这两个解释从后面的事件过程中完全可以得到印证。


  3.事件的经历人。本书作者麟庆(《清史稿》有传,他是清嘉庆十四年进士,历任各地的府、道官,曾官至湖北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的封疆大吏),时年8岁,在延年楼下东边的家塾里读书。其子崇厚读过中国近代史的可能不会太陌生

  4.事件的经过。作者从私塾读书晚归经过延年楼时,见楼顶飞起一“丹”形不明飞行物体。这里用“丹”字来形容这个UFO,是因为它“其圆如珠,其赤如火”,说明这个物体是圆形红色的。再联系到后文此“丹”可以“斜飞落肩上”,说明这个丹形UFO体积比较小。起初的两个表现不同,第一个“随风直上,与月争光”,第二个“倏隐倏现,飘扬无定”。过了一会儿,其中之一“飞入云际”,并发出五色的光芒,接着它与又出现的第三个“丹”上下相“值”,这个“值”字在这里联系上下文很显然应该是“撞”的意思,但特意查了下《古汉语词典》,“值”在古汉语里有“相逢、相遇”的意思,并没有“撞”字所蕴含的猛烈味道。那么以作者的文字功底显然不会滥用字,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本文描述这一事件时,始终没有声音的描述,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而声音是一起事件中的要素,无论UFO这样奇异的事件还是日常生活里的普通事件,都不应该将声音忽略掉,那么本文中居然一点没有提到声音如何,这必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丹形UFO从出现到消失根本就没有发出声响,于是一切表现得那么静谧平和,再结合上文提到的“月明如画”的夜色,非常具有美感。“撞”这样有着剧烈的破坏涵义的字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不合适了。在“两丹相值”后,出现了很漂亮壮观的景象:“化为千百,如璎珞四垂。”这句话很难理解,只得勉强解释为这两个丹形UFO“值”到一起后出现了众多的分身,这是此次事件的高潮。最后的结果是,当作者正看得起劲时,其中之一落在了他的肩上,把小孩子吓得不轻,一声惊呼打破了事件从始至终的寂静,于是丹形UFO就立刻不见了。注意不是迅速飞走,也不是渐渐隐没,而是突然的全部就地消失。


  5.至于这则记录的真实可靠性。首先这本书是写实体笔记,完全不同于清朝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类本就以志怪为主旨的笔记。作者对自己的这本书非常重视,书的前面请了既是清朝重臣又是着名学者的潘世恩、许乃普、阮元等人作序并制作插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冒牺牲名誉的危险而故意编造。而且大概作者也觉得此事件颇为离奇,恐旁人质疑,于是在《延年玩丹》的篇末特意强调“均纪实也”。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依据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影印的出版说明中也评价说:“书中的记载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当时记述或事后回忆,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其次作者麟庆进士出身,宦游南北,官至封疆大吏,除了《鸿雪姻缘图记》这本笔记外,还着有《凝香室诗集》、《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等书,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功底,完全能够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所经历的事情。或者有人说这是作者回忆8岁时的经历,恐有记忆不清甚或想象成分在内。但是这种怀疑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8岁的小孩已经具有完备的记忆力,何况对这样奇异的事情,肯定是记忆深刻,难以忘怀。作者在这本笔记的开端就记述了这件事(第一篇《小照自题》可以说并不是笔记的正式开始),以及作者在重回故地任职时,首先没有到衙门就职,而是亟亟地先“拜于楼下”,特意到书楼下祭奠,说明此事件对作者影响至深,记忆错误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6.从对此事件的综合分析来看。首先就是这是一起有趣的UFO事件,但是它可能是属于哪种情况呢?首先,是不是烟火呢?这个可以排除,因为作者生于官宦世家,年已8岁,肯定见过烟火,不可能分辨不出来;其次,会不会是某种自然现象呢?这个可以存疑,一方面如果说文中的延年楼一带区域由于偶然原因具备某种特殊属性,会在一定的环境下,例如“月明如画”、寂静无声的晴朗夜晚,发出小火球样的物体,而最后由于作者惊呼破坏了这种自然现象发生的环境基础,所以就立刻消失了,那么可以说这是一种解释;另一方面因为自然现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样的环境下的表现应该具有某种同一性,而文中“丹”的表现完全相反,一个“随风直上,与月争光”,一个“倏隐倏现,飘扬无定”,以及作者惊呼后“丹”立刻消失,颇说明这“丹”具有一定的非自然性和某种内在(“丹”本身有意识)或者外在(“丹”受外在其他意识的控制)的意识,当然,这更是一种存疑性的分析。


  7.此记录的价值。首先可以肯定这是一起比较典型、可靠的中国古代UFO记录;其次这则记录在目前中国古代UFO研究中还未有提起和引用过;最后因为延年楼附近并非只发生这一次UFO事件,应该是同一地点多次发生(否则也不会“相传有仙居之,户枢严密,非朔望祭祀,戒勿启”),这样就比之偶然一现的突发事件更有价值,如能有条件进行实地踏访、根据地方志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相信会给中国古代UFO的研究提供一笔更有价值的资料。


  蓝星新时代  | 版权所有 | 联系信箱及支付宝 fozairenjian#126.com (使用时#改@

本站域名 www.lxxsd.cn         豫ICP备08106469号-4             内 


分享到: